2008/10/27

你們真的有吃鴿子嗎?

第一天在奧克蘭吃午餐的時候,我們三個老中帶著三個老美到我指導教授推薦的一家中國餐廳吃飯。這是一家廣東餐廳。吃到一半的時候,我跟同桌的美國同學說,這家中餐館有賣烤乳鴿,而且還是本日特賣(一隻九美金!)。他們顯得相當不可思議,顯然當我是在開玩笑。

結果過了幾天,我們在中午休息去吃飯的路上,一個美國同學就來問我,那天我說餐廳有賣鴿子,是我在開玩笑嗎?當然不是啦。菜單上寫的清清楚楚,不過是中文就是了。要是寫成英文,大概這家店再也不會有美國客人了。說實在,要是當天沒有美國同學在場,我是很有可能叫隻烤乳鴿來吃的。

我就開始跟他解釋,鴿子其實有專門的肉鴿,也是像養雞一樣的有人在養來吃的。然後,我們也吃鴿子蛋。看來他慢慢瞭解到,原來世界上可以吃的鳥,原來不是只有雞而已。

事實上,根據我仔細翻過那家餐廳的菜單,這家店還有賣全蛇宴,不知道老美知不知道這件事。

2008/10/25

10/23 San Francisco Symphony

美國西岸的古典音樂市場,在管絃樂團方面,舊金山交響和洛杉磯愛樂應該是實力最堅強的兩個樂團。這兩個樂團常到紐約來演出,不過總是失之交臂。這次到了舊金山,自然不能錯過這個親聆樂團的機會。

這次的指揮很可惜不是舊金山交響的音樂總監Michael Tilson Thomas,不過指揮Fabio Luisi也是高手。2005我在大都會歌劇院聽過他的Don Carlos,相當凌厲,讓我印象深刻。他現任Dresden Staatkaplle的音樂總監,更證明了他的指揮實力。

Fabio Luisi的今天主打的曲目是理查史特勞斯的Don Juan和Schmidt的第四號交響曲。當他指出Don Juan的第一個樂句後,我的感覺是這個Don Juan應該是個熱情,充滿陽光氣息的情聖。整個曲子的演出充滿熱情和自信,弦樂整齊,銅管響亮。說是展示樂團實力並不為過。

而Schmidt的第四號交響曲就不是那麼為人所知的作品了。事實上,這次的演出是舊金山交響第一次演出這個作品。Luisi用這部作品來作為他在舊金山交響初登台的曲目,也可見他對這首曲子的重視。根據作品解說,這首交響曲可以被視為一首沒有歌詞的安魂曲,是Schimidt紀念難產而死的女兒所寫的作品。全曲四個樂章,不間斷的演奏。

Schimidt在維也納愛樂跟維也納國立歌劇院擔任了16年的大提琴首席,同時是馬勒最愛的大提琴首席,所以他的作品帶有浪漫派後期的風格也就不令人意外。聽起來的感覺就像是馬勒交響曲的慢板樂章,只是長度接近五十分鐘。

從頭到尾,整個曲子就佈滿著哀傷的情緒,然後四個樂章都是以一兩個主題為主發展到底,或者說是重複不斷的出現,有點類似布魯克納堆積出最後高潮的感覺,只是這首曲子比較像是同樣的一塊積木一直往上堆。從音樂上,毫無疑問可以聽出作曲家的痛苦,我也可以感受到他的悲哀,不過聽到後來,我真的變的很痛苦。雖說這部作品是Schmidt最重要的兩部作品之一,音樂其實也好聽,只是對於近乎無窮無盡的重複,我實在很難消受。不過不可否認,Luisi與舊金山交響還是很細緻的表現出了這部交響曲。

除了Luisi的演出之外,上半場還邀請了小提琴明星Joshia Bell來演出聖桑的introduction and rondo capriccioso及拉威爾的Tzigane。Bell的技巧無懈可擊,在這兩首典型的小提琴炫技曲目中悠遊自如,只是琴音似乎小了些。不過還好Luisi的樂團控制的很好,基本上沒有把小提琴吃掉的問題。

不過聽完Bell的演出,雖然技巧完全沒有問題,但是他的演出卻很難打動我。聖桑和拉威爾都是典型的炫技曲目,但是在他的演奏下,我覺得已經快要變成作秀曲目,很多表情都顯得過於誇張。琴音如此,動作也如此。我也看過動作激烈的小提琴家,像是Midori,動作之激烈常常讓我為她的演出服擔心,但是我可以感覺到她是因為音樂而跟著移動身體。我並沒有辦法在Bell的演出中感覺到這些。是因為他的詮釋不合我的胃口,所以被我順便挑毛病嗎?或許吧。如果下次有機會再聽他演其他的曲目,大概就可以確定是哪個原因了。

2008/10/23

10/22 San Francisco Opera: Boris Godunov

難得到舊金山一趟,自然不能錯過舊金山的兩大古典音樂重鎮,舊金山歌劇院及舊金山交響。第一天首先拜訪的是舊金山歌劇院(San Francisco Opera)。

今天演出的劇碼是Mussorgsky的Boris Godunov。這部歌劇可以說是俄羅斯歌劇中最重要的作品,不過大概也是演出版本最混亂的一個作品。光是Mussorgsky 自己就有1869年和1872年版,然後還有Rimsky-Korsakov重新進行管弦樂配器的兩個版本。之後蘇聯時期又多出了Shostakovich重新配器的版本,再加上近幾年Mussorgsky協會的全集版,實在令人頭皮發麻。所以要討論這部歌劇,首先就要先搞清楚演出的到底是哪一版。

這次演出的版本是1869年的原典版,一共七景。事實上,某種程度而言,這個版最大的特色是"沒有女主角"。換句話說,整部歌劇基本上沒有男歡女愛的男女對唱,取而代之的是一大堆男低音在那邊搞黑暗的宮廷鬥爭。所以這也是這個原典版當初沒有辦法通過帝俄時期的歌劇審查的原因之一。

舊金山歌劇院的節目單中沒有提到這是不是原典版第一次在舊金山歌劇院演出。不過從導演是舊金山歌劇院首演看來,所以我猜這應該是舊金山歌劇院今年新推出的新製作。

今天演出剛好是這部歌劇這個樂季的首演。相對於大都會歌劇院大部分的演出都是具有華麗至極的布景,這個製作的佈景走的是儉約風。基本上整個舞台在大多數時候都是空蕩蕩的,只會擺上必要的幾樣佈景,例如第三景的修道院就只擺了一張桌子和兩張板凳,第四景的邊境旅館只擺上一張桌子和幾張椅子。大部分的劇情都靠著歌手的走位來演出。在幾乎沒有布景的狀況下,導演利用燈光的改變和舞臺空間的利用來製造不同的舞台效果。例如打開舞台的地板或是舞台後面的門,讓歌手可以有立體方式的進場跟退場,利用燈光的變換來製造出不同的情境。不過因為沒有多餘的布景,所以更重要的是歌手的演技。

這個製作的另外一個特徵是對Simpleton(傻子)的處理。Simpleton在這部歌劇有著相當特別的地位。很多歌劇解說會把他翻為holy fool,變成神聖的傻子。這傻子雖傻,卻更接近大智若愚,因為他的傻,可以說出很多別人不敢說的事情,例如Boris殺了王儲的事就只有他趕在Boris面前講。雖然在前三景都沒有他的音樂,但是他在前三景都有出場。他出場的時候大多數時刻都抱著象徵沙皇的王冠,我覺得這應該是暗指他認為Boris Godunov得位不正,他已抱著王冠的方式象徵他所在意的是皇室正統,或可說是俄羅斯的命運。就算Simpleton沒有出現,這頂王冠依舊出現在下半場的第五景,而這時照著王冠的燈光竟然是微紅,是導演打算利用這個來象徵那個被Boris Godunov謀殺的王儲Dimitri嗎?我不知道,不過我覺得這樣解釋很合理。

而導演對這部歌劇的處理,每個景之間事實上都是相互連貫的。所以在兩個半場中,演出幾乎是不停頓。如果不是因為歌手跟樂團需要休息,我甚至覺得一次連續演完七個景會是比較好的作法。

音樂的部份,說實在一開始低音管的獨奏就讓我大吃一驚。他的斷句特別到我覺得根本就是錯誤的分句。證據就是當他吹完主要旋律後,小提琴會重複再演奏一次,小提琴的斷句方式和低音管的斷句方式完全不一樣。我不知道為什麼是這樣。而第一景民眾的大合唱,聽起來的情感也很怪。依照劇情,這應該是他們被逼著唱出那些歌詞,所以應該是有被逼迫的無奈感。不過我聽到的卻是精氣神十足,充滿希望的合唱。當然好聽是好聽,不過似乎不是劇情所需要的感覺。

另外一個問題可能和座位有關。那就是低音號的聲音又大又強,幾乎變成低音砲。

而歌手中,最令人注意的就是擔任title role的Samuel Ramey。他的聲音充滿威嚴,不過又能轉換成帶有慈父的溫柔,最後又能演出發狂失控的感覺,是很成功的演出。

2008/10/20

當John Adams到了大都會歌劇院

John Adams的Doctor Atomic現在正在紐約的大都會歌劇院演出。因此,基本上John Adams只要這段時間人在紐約,我想他應該會親自出席每一場的演出,然後演出結束後上台接受全場觀眾的歡呼。

這次的演出票房賣的還不差,所以看來紐約的聽眾還蠻喜歡他的音樂。但是,他們認得John Adams的本尊嗎?就我短暫的觀察,我猜大部分的人大概還是不認得,就算他們正要進去看他的作品。

星期六大概12:40分左右,John Adams和幾位友人準備一起進入大都會歌劇院。我在人群之中看到John Adams,然後就走到附近去,看四周的觀眾對他的反應。他在大門附近跟友人碰面,和友人合照,然後我就看到四周的觀眾東看看,西看看,完全沒有人注意到他。

等到作曲家準備進歌劇院的時候,我向旁邊的美國婦人說,你知道剛剛作曲家就站在你旁邊嗎?他們相當訝異,完全不知道這麼一回事。不過還是很興奮的朝著我指的方向看過去,想看看作曲家本尊的樣子。

所以雖然很多人進場看這部歌劇,不過認識John Adams的人大概數量還是有限。或者是紐約客見過太多大人物,所以看到各種名人也不會特別意外?我不知道。不過當知名人物還可以輕鬆的在街上散步而不會被人打攪,這也是一種幸福吧。

10/18 紐約愛樂的西班牙之夜

Rafael Frühbeck de Burgos是紐約愛樂的常客。這次紐約愛樂看上他對西班牙音樂的權威詮釋,邀請他來演出全場的西班牙音樂。演出的兩部作品都是紐約愛樂相當陌生的曲目。

上半場演出Albéniz的Suite española。這套Suite española原本是寫給鋼琴獨奏。Albéniz以一首一首的小曲子來描寫西班牙的每一個省份。不過這次演出的版本是由指揮自己編曲的管絃樂版本。閉上眼睛聽,的確就是可以聽到西班牙的感覺,這時的確感覺到Albéniz的作曲功力。這個管弦樂版給人的感覺的確是比鋼琴的音色變化多很多,演出也很有活力,但是似乎少了些什麼。我覺得應該是配器的問題。這個編曲感覺是把管絃樂團變成鋼琴,所以聽起來是"鋼琴化的音響效果",而沒有活用管絃樂團的演奏能力。這大概是唯一的美中不足吧。

下半場的演出是Falla的"La vida breve"就徹底展現出專業作曲家的實力。紐約愛樂大手筆的請來整套西班牙的演唱家,同時合唱部分由Coro Nacional de España(西班牙國家合唱團)來擔綱。同時也請來了一位吉他獨奏家。在Frühbeck的手下,整個演出顯的相當的"大",每個表情都相當的深刻,不論是劇初清晨帶有霧氣的感覺,或是舞會中西班牙的熱情,可以說是用音樂表現出了所有的場景。演唱的部份說實在,給我印象最深的並不是那一些主要歌手,而是在樂團後方擔任the Voz de la Fragua的男高音Gustavo Peña。他的聲音可以用清亮來形容,令人難忘。

不過整部演出最大的掌聲獻給了舞者Nuria Pomares。她穿著火紅的舞衣演出兩段精彩的佛朗明哥,徹底的風靡全場的觀眾。紐約時報的樂評以"mesmerizing"來形容她的舞蹈,實在是相當貼切。

10/18 Doctor Atomic

John Adams的歌劇"Doctor Atomic"可能是今年大都會歌劇院最重要的製作。從演出前的一系列研討會,接著還有後續的MET Live HD全美聯播,接著更有大手筆的票價贊助,一連串的動作都可以看的出來大都會歌劇院對這部歌劇的期望。對我而言,這部歌劇有著獨特的吸引力。主角是位物理學家,其他劇中許多主要人物也都是物理學家,劇情描述的是人類近代史上最重要的事件之一,曼哈頓計劃。如果說現代人聽現代音樂,那麼現代音樂就應該描寫著與我們生活相近的主題。

這部歌劇從等待開場就已經預告了這部歌劇的與眾不同。舞台前方的幕用投影機投出了元素週期表。仔細一看有些元素的位置是空的,元素的數量也不到一百個。為什麼?這就是1945年時科學界所知道的週期表。

從音樂的角度看這部歌劇,John Adams在兩幕的開頭都配上了電子音效。事實上這些音效大部分就是一些真正的聲音,比如說工程的聲音,廣播的聲音,讓聽眾可以比較快的進入音樂要描寫的情境。開場時序幕的大合唱讓我覺得John Adams是不是在創作的時候有聽過京劇?當然不是指他的唱法,不過在合唱團一邊唱的時候,可以很清楚的聽到樂團中有面鑼不停不停的敲,感覺就很像京劇的那個過場畫面。

大部分的對白基本上都是與音樂融合在一起,在第一幕甚至可以說就只有兩首詠嘆調,在第二幕中,歌曲出現的次數稍微多了些,不過重要性我覺得很難與之前第一幕的兩首相比。

第一幕的一首歌曲是由Kitty Oppenhaimer的獨白,隨後與Oppenhaimer的二重唱。第二首是Oppenhaimer在第一幕最後唱出他內心深處的獨白(Batter my heart, three-person'd God"),而且這正是第一幕最後的高潮。從上次的研討會跟我之後看的一些訪問資料,我可以感覺到John Adams對這首歌曲下了很多工夫。這首歌曲的歌詞是引用John Donne的詩(Batter my heart, three-person'd God"),反映出了他做出原子彈的那種痛苦跟掙扎,可以說是徹底反映出了他的"浮士德情結"。這首歌曲我覺得一定會是這部歌劇日後最常被演出的選段。

在第二幕,真正的高潮當然是在原子彈的試爆。第二幕的後半段基本上就是試爆前的倒數計時。從倒數十分鐘開始可以發展出長於十分鐘數倍的音樂。用John Adams自己的話,這就像是"美式足球賽中的倒數計時"(當然,也很像NBA的最後一分鐘)。就算事前沒有看劇情摘要,所有的觀眾都知道最後原子彈一定會試爆,音樂的走向也是密度越來越高,情緒越來越緊張,所以對我來說,關鍵就是作曲家如何處理爆炸那一刻。我記得我在2005看過Adams的訪問,他說絕對不會是超大的一聲"轟"。還好他沒有這麼做,不然就整個遜掉了。在爆炸的那一刻,舞台後方發出極強的白光,然後這時的音樂是沒有聲音的,或者也可以說是音樂的留白,或許更好的說法是老子的"大音希聲"。在這個時候,幕就落下,但是卻不是全劇的結束。

由劇院中的揚聲器,傳出了一個日本女人的聲音,用日文反覆的說著"可以給我水嗎?""我的孩子要喝水";"可以給我水嗎?我找不到我的先生。"這可以說是情感的原子彈,讓全場沉默許久。

John Adams上星期在研討會中自己的說法,他原本想用的是日本小孩在玩遊戲的聲音,然後就寫信去問他住在附近的日本朋友,講了這個構想,然後問他可不可以去附近的日本雙語幼稚園錄下這段聲音。後來那位日本朋友沒有回信。Adams才知道他這個想法可能是直接刺痛了那位日本朋友,他自己也覺得相當不安。因此他把結尾改成一位日本女人的獨白。對我來說,傳達出來的效果依舊不減。

而這個製作給我的震撼事實上也不亞於音樂部份。當幕開啟的時候,背後的佈景則是有兩扇牆,裡面分為一格一格的隔間。在序幕的時候每一格都投影上一張當時參與曼哈頓計劃的重要人物當時的通行證,裡面有Oppenhaimer, Hans Bethe, Richard Feynman, Enrico Fermi, Robert Wilson等人,許多都是日後在物理界的重要人物。對許多觀眾來說,這些照片可能就是單純的照片,不過對認得許多照片上人物的我來說,這些照片更顯出了曼哈頓計劃獨一無二的時代背景。集合了世界上最好的物理學家,用近乎無限的人力物力在短時間內完成了原子彈。

另外一個讓我震撼的場景是在第一幕第三景原子彈首次出現的時候。近年來我看過大概有五十部各式各樣的歌劇現場演出,但是這是第一個讓我相當激動,激動到甚至無法呼吸的場景。在舞台上就看到這個原子彈的試做版從上方緩緩降下來。舞台上的這個原子彈跟正式檔案照片上的原子彈基本上長的一模一樣。為什麼我會那麼激動?我想可能我是把舞台上的場景和真正的歷史事件混合在一起了吧。大家都知道原子彈將是具有強大威力的武器,在歷經千辛萬苦的過程後終於出現大家的面前,這會是什麼感覺?驚訝於這個計畫的難度?還是為原子彈的威力感到畏懼?還是為即將犧牲在原子彈下的民眾感到哀傷?這大概是我激動的原因吧。

這部作品演出成功的功臣除了作曲家和導演之外,還有兩個不可或缺的重要人物。第一就是指揮Alan Gilbert。這是這位即將在下個樂季接掌紐約愛樂的年輕指揮的大都會歌劇院首演。他的指揮成功表現出了這部歌劇的戲劇效果,讓大都會歌劇院樂團能夠很快的掌握住這部歌劇的音樂。不過就我聽完之後的感覺,大都會歌劇院並沒有完全掌握住這種極簡樂派(Minimalism)的音樂。這部歌劇反映出了John Adams極簡樂派的背景,很多的音樂其實都是一個音型或一個主題的反覆出現。這看起來很簡單,其實演奏起來相當不簡單,因為一直反覆,很容易就會變成呆版的重複。樂團的演出已經很好了,不過有時依舊會出現機械性的感覺。

另外不可不提的,就是演出Oppenhaimer的Gerald Finley。這部歌劇至今在四個城市的演出全部由他擔任Oppenhaimer,可以說是完全掌握住了Oppenhaimer這個角色,同時也贏得作曲家的讚賞。他不但外貌上很接近Oppenhaimer的形象,同時也掌握住了他的神韻。他的"batter my heart",可能是我印象最深的演唱。

2008/10/17

日本今年有幾位諾貝爾獎得主?

今年諾貝爾獎最大的贏家應該是日本。總共出現了兩位物理獎得主(小林誠及益川敏英)和一位化學獎得主(下村脩)。不過事實上第三位美國籍的物理獎得主南部陽一郎是後來加入美國籍的,所以有些人也把南部陽一郎列為日本的得獎者。

不過觀察一些日本媒體的反應,他們對於兩位在美國做研究的得獎者南部與下村,為什麼一位加入美國籍,而另一位卻依然拿著日本護照有著熱烈的討論。有人認為這是"頭腦流出"(日本用法,聽起來頗為恐怖),其實就是人才流出吧。在南部到美國的五零年代,顯然美國是做研究最好的地方,所以留下來後並加入美國籍,其實是許多亞洲籍學者的共同情形,並不是特例。

雖說諾貝爾獎得主的成就是超越國界的,不過得獎者的國籍並沒有。擁有幾位諾貝爾獎得主,變成為國力指標的一環,也無怪乎日本會斤斤計較了。

參考來源
朝日新聞社南部さんは日本人?米国人?人材流動化で意見百出
http://www.asahi.com/science/update/1008/TKY200810080230.html

簡易做酸奶

跟世界各地來的室友住在一起,常常會有意想不到的事情,當然也可以學到新東西。比如說,怎麼簡單的做酸牛奶。

以下方法我是我觀察我那個厄瓜多室友的作法,我沒有問,不過我相信這個作法的正確性是八九不離十。他的作法無敵簡單,大家都會做。把鮮奶買回家,倒到玻璃罐裡,玻璃罐封好,放在室溫下三天,變成半凝固狀就好啦。要吃的時候把作好的酸奶倒出來,加些蜂蜜水果用果汁機打碎之後就可以喝了。

看到這邊有沒有發現什麼有趣的事?好吧,這基本上就是把牛奶在室溫下放到壞掉了... 或者是牛奶放冰箱裡面放太久,基本上也會有類似的結果。所以顯然每個地方的人都有些特殊的飲食習慣,我們覺得受不了的,可能是別人的美食。

如果有人有興趣想試試看的,歡迎在家試試。記得把結果告訴我。

2008諾貝爾物理獎的遺珠Nicola Cabibbo, Giovanni Jona-Lasinio

當10/7,所有物理學家將目光集中在獲得今年諾貝爾獎的三位物理學家(南部陽一郎、小林誠、益川敏英)身上時,在地球的某個角落,至少有一位,很有可能是兩位物理學家成為今年的遺珠。在這三位吸引了所有的鎂光燈的時候,這兩位遺珠只能收到無數的安慰信函。

第一位最佳男配角是義大利理論物理學家Nicola Cabibbo。長久以來,Cabibbo和小林跟益川三人的名字基本上會出現在任何高能物理的課本中。以他們三個人姓氏的第一個字為名的CKM矩陣是用來研究CP不守衡的重要理論架構。所以在近幾年,這三人的名字便常常與諾貝爾獎聯想在一起。更重要的,諾貝爾獎一次最多只能搬給三位,而CKM剛好是三個人,一人三分之一剛剛好。

根據外電報導,Cabibbo在宣佈諾貝爾獎名單之後,對外公開表示不多評論,但是接近他的朋友都知道他非常的失望。而CERN的許多物理學家也對這個結果感到失望,紛紛向他寄出慰問的電子信函。

另外一位最佳男配角一樣也是一位義大利物理學家Giovanni Jona-Lasinio。他主要是與南部合寫了兩篇討論自發性對稱破壞(spontaneous symmetry breaking)的論文。這兩篇論文也是被諾貝爾獎委員會引用的兩篇代表作。他們所提出的機制被稱為NJL機制,同樣也是在粒子物理跟量子場論中一定會被提到的課題。

所以這次的諾貝爾獎某種程度上可以被分為兩個獎分別頒發,一個頒給CKM矩陣,一個頒給NJL機制。不過這幾年的諾貝爾物理獎委員會常常會把兩個有點相關又不太相關的領域合在一起頒獎,就像這次的諾貝爾獎,同樣都是關於對稱性的破壞,但是本質意義卻完全不一樣。為了合在一起頒發,最後就變成幾家歡樂幾家愁,贏者全拿的狀況。

不過為什麼諾貝爾獎委員會作出這樣的決定,看來只能等到五十年後評審資料解密才能夠知道了。

參考資料
SCISCAPE 物理: 2008諾貝爾物理學獎: 對稱性的研究
http://www.sciscape.org/news_detail.php?news_id=2394

DISMAY AFTER ITALIAN PHYSICIST OVERLOOKED FOR NOBEL
http://www.lifeinitaly.com/news/news-detailed.asp?newsid=11279

Italian should have shared Nobel physics prize: colleagues
http://www.blogger.com/post-create.g?blogID=1462430108410531230

2008/10/12

The Doctor Atomic Symposium (後記)

這兩個研討會出席的聽眾還不少,不過幾乎都是五六十歲以上的民眾。我在現場應該是最年輕的十位吧!是因為這些五六十歲的民眾剛好經歷過二次大戰,所以對這關於原子彈的歷史特別關注?還是因為這些民眾剛好是大都會歌劇院的主力聽眾?我不知道。不過藉由一部歌劇可以點燃大家對近代歷史上最重要的事件之一的興趣,並帶領藝術與科學之間的對話。我覺得這將會是除了上演這部重要歌劇外,大都會歌劇院更重要的貢獻。

The Doctor Atomic Symposium (II)

研討會的第二部份是由大都會歌劇院的General Manager, Peter Gelb主持,邀請作曲家John Adams, 導演 Penny Woolcock,佈景製作Julian Crouch來進行對談。對我來說,這才是今天的重頭戲。

在開始討論之前,Gelb為現場觀眾帶來了一段小禮物。他們在星期四Dress Rehearsal 的時候,順便剪出了一段宣傳短片。從這段三五分鐘的影片看來,音樂好聽,佈景陰暗但是雄壯,相當有悲劇色彩的感覺。

Adams簡單講了一下這部歌劇的創作過程。這部歌劇是由當時舊金山歌劇院的General Manager, Pamela Rosenberg親自打電話給John Adams提出邀約的。希望他以歐本海默為主角,寫一個美國浮士德的故事。為什麼歐本海默會被視為美國的浮士德?在歌德的浮士德中,浮士德為了智慧,把靈魂出賣給魔鬼。對應到歐本海默,那位魔鬼就是美國軍方。美國軍方可以給你任何你要的資源,人力及物力,不過你要幫我做原子彈。歐本海默接受了這個提議,不過在做出原子彈後,卻顯得相當掙扎。對John Adams來說,這是個絕佳的歌劇主題。

當然,不但作曲家對他有興趣,很多的科學史研究者,近代史研究者都對歐本海默有興趣。在星期四大都會歌劇院有公開的DRESS REHEARSAL,在彩排之後,有位先生走近John Adams,很客氣的問了他在寫這部歌劇的時候,參考了哪些歐本海默的傳記。Adams說了幾本給那位先生做參考。想不到那位先生的反應是:"為什麼沒有看我寫的那本..."

另外這部歌劇最特別的地方就是所有的對白都是由這些主角親口說過的話。這些對白的來源有剛解密沒多久的會議記錄,個人的回憶錄等。顯然John Adams和Peter Sellers(本劇的世界首演的導演)兩人味了挑選對白花了相當大的工夫。

他也提到他用的樂團編制,甚至是用上了電子樂器。電子樂器的使用似乎跟傳統歌劇院的印象不合,但是他的理由我覺得很有說服力:他是現代的作曲家,電子樂器在現代是相當普遍運用的手法,他只是把當代的樂器用上去。他也舉了華格納為例,華格納在配器中用上了很多當時剛發明的樂器,甚至自己發明華格納號。

而他們也提到了這個新製作。當初Peter Gelb在舊金山聽了首演後,就提出了在大都會歌劇院上演這部劇的構想,更重要的是要有個新的製作。也因此,John Adams找了曾經把他的歌劇"the death of klinghofer"拍成電影版本的Penny Woolcock來一起合作。他們提到在製作這個新製作的時候,曾經去訪問物理學家Hans Bethe(1968年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曼哈頓計劃理論物理組負責人)夫婦,當時Bethe夫婦都已經超過九十歲了,提到Kitty Oppenhaimer,Bethe夫人甚至還會站起來模仿給他們看,讓他們能夠想像這些實際人物的神韻。光是這一點,我就覺得這個團隊為了這個製作,花了相當大的苦心。

接著聽眾提問的時候,我又問了兩個問題。一個問題是這部歌劇上演之後,物理學界的反應如何?另一個問題是,他在首演之後,為了飾演Kitty的女聲修改了部分音樂,會不會因此改變了腳色的性格?

他的回答很好玩。他說他在首演之前的一個WORKSHOP後,收到了一位物理學家給他的信。這封信的作者是Marvin Cohen,正是當時美國物理學會的會長。他指出了他劇中對白的一個錯誤。他在首演之前試了一些修改版,不過效果都不好,所以就這樣以"物理不太正確"的版本上場... 不過他說基本上物理學界對這部歌劇的反應很不錯。

至於修改音樂的部份,他說主要是因為當初Kitty的角色是為次女高音Lorraine Hunt Lieberson涼身訂做的。只可惜她因病不能參與首演。後來接手的女高音唱這個腳色就遇到了一些困難,所以Adams只好改寫部分的音樂。不過他承認,這實在很痛苦,因為他要的就是那個音,寫下去了以後就很難改...

他也提到作曲家能做的,就是把每個音寫好。然後就只能希望有個好的音樂家可以成功的把他要的東西表現出來。向他就很推崇飾演Oppenhaimer的Gerald Finley。這部歌劇在四個城市上演(舊金山,芝加哥,阿姆斯特丹,紐約)都是由他擔任歐本海默,Adams對他相當滿意。這讓人相當期待這部歌劇的演出。

他也略為透漏了原子彈投下之後,為什麼播了一段日本女子的獨白。他解釋了這段的原因,導演也提到了他們在導這段時的想法。最終的考量就是,為了尊重廣島與長崎因為原子彈而喪生的日本民眾,所以必須以適當並尊重受難者的的方式來表達這段音樂。詳細的原因這邊暫時不寫。等看完演出之後再行公佈。

The Doctor Atomic Symposium (I)

美國作曲家John Adams的最新一部歌劇作品"Doctor Atomic"描寫二次世界大戰負責製造原子彈的美國物理學家J. Robert Oppenhaimer。這部歌劇是這個樂季大都會歌劇院的主打作品之一。為了提高聽眾對這部歌劇的參與感,大都會歌劇院與紐約市立大學(City University of New York, CUNY)合作,辦了一系列的研討會。今天在CUNY的Graduate Center舉辦了研討會的第一場。共分兩部份。第一部分主要針對曼哈頓計劃做介紹。第二部份則是邀請作曲家,導演及舞台設計來討論這個大都會歌劇院的新製作。

第一部分的研討會由CUNY的Chancellor(總校長)主持,邀請了四位專家來討論曼哈頓計劃。
Richard Rhodes(普立茲獎得主)之前寫過一本書"the Making of the Atomic Bomb"所以對曼哈頓計畫顯然相當清楚。他提了不少數據,例如這個計畫三年花了20億美金,相當於現在的300億美金。整整個計畫動員了十五萬人。他還提了一些技術上的細節,比如用氣態離心法來分離鈾235跟鈾238,他講的這些小細節顯然讓很多台下的觀眾認為他"把做原子彈的方法都講完了"

第二位的Norman Ramsey(1989諾貝爾物理獎得主)就出乎我意料之外了。我原本以為他是專門做原子物理的,想不到他也在曼哈頓計劃待過。老先生走路走的很辛苦,不過講話卻是相當有力。可惜講的不甚清楚。

第三位是Edward Gerjuoy(匹茲堡大學物理教授),他的指導教授就是Oppenhaimer!同時他也是少數Oppenhaimer當時的學生中沒有加入曼哈頓計劃的人。它主要講些歐本海默在BERKELEY教書時後的情形。比如說上課前都沒有準備,不過絕對不會掛在黑板上;講的教材也沒有課本;講課很快,不過也不怕學生問問題;時時菸不離手;私下與學生互動親切。

不過最好笑的是Berkeley的系主任給當時的歐本海默的評語是"absent minded"。有次當時還未婚的歐本海默與一個女學生約會,晚上要送女學生回去的時候,中途在路上,歐本海默臨時要在路上小解,就下車方便,放女學生在車上等。結果女學生在車上等了兩個小時,歐本海默還沒回來。結果原來是歐本海默方便玩就自己走回家,上床睡覺去了。這件事被當地的幾家報紙登了出來,還下了個這樣的標題"Forgetful Prof Parks Girl, Takes self home"。

Robert Norris講的就比較偏當時的政治情勢,這部分不甚有趣。

後來開放聽眾提問,大部分的聽眾還是比較重視當時決定投原子彈的決策問題。我也問了一個問題。我問當時Los Alomos的工作環境氣氛如何?要知道就算是以目前的科技水準,給了足夠的資源,三年的時間也不見得做的出原子彈來。而當時的情形顯然就是要拼命趕工,因為在橡樹嶺國家實驗室附近的工地掛了個布告牌"Whose son will die in the last minute of the war? Minutes count!"(下一個在戰場犧牲的將是誰家的小孩?分秒必爭!)結果這個問題大概他們沒有興趣,時間也不夠了,所以我也沒有得到回答。

不過後來有幾位聽眾跑來為我抱不平,他們認為這是個很好的問題,他們也想知道答案。畢竟他們是抱著什麼樣的心態在這麼快的時間中完成任務?是因為戰爭的關係嗎?然後有位老先生走來跟我聊了一下。他說他1950年左右到了LANL工作,裡面還有很多當時參與計畫的人。他說那些人對於做出原子彈的反應不一,不過共同點都是相當懷念那段一起研究製造原子彈的時光,同時也很懷念歐本海默的領導。由此應該可以多少看出歐本海默受人敬重的原因吧。

2008/10/06

今年誰會拿下諾貝爾物理學獎?

十月到了,這也表示是諾貝爾獎的季節要到了。今年的諾貝爾獎將在五個小時之後由醫學獎揭開序幕,然後依序是七日的物理獎,八日的化學獎,九日的文學獎及十日的和平獎。經濟學獎將在13日頒發。

每年在頒獎之前,總是會有許多人想猜猜今年的諾貝爾獎會花落誰家。所以physicsworld.com的blog作家也來玩了一個猜猜誰會拿下2008的諾貝爾物理學獎。

他們提名了幾個人選:

MIT的 Daniel Kleppner :發明氫原子邁射。

Berkeley的 Saul Perlmutter 和Australian National University 的 Brian Schmidt: 發現宇宙膨脹的速度。

MIT的 Alan Guth 和Stanford University的 Andrei Linde: 宇宙大爆炸理論

Chapman University的 Yakir Aharanov 及University of Bristol的Michael Berry : the AB effect 與 Berry phase.

Imperial College的 John Pendry 與 Duke University的David Smith以預測及實驗證實負折射率

Oxford University的 Roger Penrose 與 Cambridge的Stephen Hawking: 廣義相對論及宇宙論的貢獻。

日本Japan's SuperKamiokande experiment的Atsuto Suzuki及SNO in Canada的Art MacDonald: 微中子震盪實驗

////////////////////
以下是我個人對這份名單的評論,完全充滿個人偏見。

Kleppner是冷凍原子實驗的超級大老,但是原子物理近年已經拿了1997, 2001, 2005的獎,今年可能不會是他。

Perlmutter和Schmidt:這領域我不熟,所以不知道。

Guth和Linde的宇宙大爆炸理論,去年才剛得到實驗的證實,如果有更多的實驗支持,那拿獎是應該的。

Aharanov, Berry: 這些都是量子物理中相當根本的性質。越基本的東西越有可能得獎。

Pendry和Smith的負折射率,這個肯定會拿下許多物理的獎項,然後會進教科書。這個結果太有趣,而且充滿實用價值,很有可能會得獎。

Penrose 和 Hawking: 在實驗證實他們的理論之前,我看是不會得獎。

微中子震盪實驗: 這個研究結果的確相當重要,證實了微中子具有質量,絕對值得拿諾貝爾獎。但是這種數百人的研究團隊,要把諾貝爾獎頒給哪位呢?

當然,如果LHC能夠順利啟動,然後在三五年內發現HIGGS粒子,那麼發現的同時,Peter Higgs也將直接取得往斯德哥爾摩的機票一張。

今年獎落誰家,星期二便知。

參考資料:
Physics World: Who will win the 2008 Nobel Prize?
http://physicsworld.com/blog/2008/10/who_will_win_the_2008_nobel_pr.html

棒球名言錄:Lou Piniella

國聯季賽戰績最好的芝加哥小熊隊距離上次拿下世界大賽冠軍已經是一百年前的事情。他們很想在一百年後打破這個不甚光彩的紀錄,不過卻在NLDS中被道奇隊三連勝掃地回家。三場比賽,國聯得分能力最高的小熊只拿下了六分。小熊隊的總教練Lou Piniella面對記者的詢問,講了下面這段話:

“Give the Dodgers credit, but let me tell you this: you could play postseason between now and another 100 years, and if you score six runs in a three-game series, it’s going to be another 100 years before we win here,” Piniella said. “So we’ve got to score more runs. That’s it. Period.”

我們要承認道奇的實力,不過我告訴你,你可以在從現在到下個一百年之間都打季後賽,不過如果你在三連戰中只拿下六分,你再一百年也贏不了球。所以我們就是要拿下更多的分數,就是這樣。完畢。

教練火大了。

紐約市立歌劇院委託創作歌劇:斷背山、迪士尼

紐約市立歌劇院(New York City Opera, NYCO)是紐約的兩座歌劇院之一,不過名聲及規模都遠小於它隔壁的鄰居,大都會歌劇院(Metropolitan Opera)。

日前NYCO指定現任Opéra National de Paris(國立巴黎歌劇院)的general director,Gerard Mortier自2009樂季起擔任NYCO的General Manager及Artistic Director。Mortier的風格以創新見長,積極推廣新歌劇,同時為傳統劇目引入新穎製作。

在他接手NYCO之後他已經委託創作了兩部歌劇。第一部是邀請Charles Wuorinen(1938)以小說"斷背山" (Brokeback Mountain)來創作歌劇。對,這就是為李安拿下無數大獎的那部斷背山的原著小說。這部作品預計於2013年首演。

第二部是邀請Philip Glass(1937)為華特迪士尼(Walt Disney)的生平創作歌劇。這部歌劇將以Peter Stephan Jungk的小說“Der König von Amerika”為藍本。預計於2012-13樂季首演,並擔任開季演出。

這些委託創作顯然已經展現出了Mortier求新求變的決心。從他尚未正式接手NYCO就已連連出招,看來紐約樂壇將會有股新的活力出現。

相關報導:
New York Times 2008/06/09: ‘Brokeback,’ the Opera
http://www.nytimes.com/2008/06/09/arts/music/09arts-BROKEBACKTHE_BRF.html?scp=2&sq=brokeback%20mountain%20opera&st=cse


New York Times 2008/09/30: Hi-Ho, Hi- Huh? Philip Glass Does Disney
http://www.nytimes.com/2008/09/30/arts/music/30arts-HIHOHIHUHPHI_BRF.html?scp=2&sq=Walt%20Disney%20opera&st=cse

2008/10/05

La Voce by Renée Fleming

9月22日美國著名女高音Renée Fleming不僅擔綱大都會歌劇院開幕演出的重任,同時也是她在另一個舞台的首次豋場。Coty(高第)為他製作了一款限量發行的香水"La Voce by Renée Fleming"。

有趣的是,Fleming自己並不常用香水,因為她對香水過敏(because of a "sensitivity" to them)

這瓶香水1.7盎司售價200美金,應該是不便宜,不過Coty會將銷售收入將捐贈給大都會歌劇院。這當然象徵了Fleming的明星地位,不過某種程度也是希望利用香水來鎖定那些沒有進過歌劇院的上流貴婦,在買了這瓶香水之後能夠進歌劇院,一睹Fleming的丰采。

相關報導
Metropolitan Opera: La Voce by Renée Fleming
http://www.metoperafamily.org/metopera/product/lavoce/index.aspx

New York Times 2008/09/21: Lehman’s Chance to Raise Funds: EBay (新聞集錦)
http://www.nytimes.com/2008/09/21/business/21suits.html

Reuter 2008/07/14: Coty Inc. to Launch La Voce by Renee Fleming
http://www.reuters.com/article/pressRelease/idUS91287+14-Jul-2008+PRN20080714

10/4 Metropolitan Opera: Salome

大都會歌劇院今年再次推出理查史特勞斯的Salome。原本排定由芬蘭指揮新星Mikko Frank加上芬蘭女高音 Karita Mattila的北國組合,結果在大都會樂季開幕前夕,Frank臨時因並取消演出計畫,大都會歌劇院只好緊急商請休士頓大歌劇院的音樂總監Patrick Summer緊急接棒代打,成為大都會今年第一個陣前換將的製作。

這次的製作Jürgen Flimm擔任導演,2003-2004才上演的新製作。這是第二次演出這個製作,女主角依舊是五年前的Mattila。這個製作其實相當具有現代感。右半邊是象徵沙漠的佈景,左半邊則像是高級休閒別墅的陽台,還有個旋轉梯可以讓演員走上走下,製造出宮廷宴會賓客來來去去的感覺。至於施洗約翰呢?舞台中央前方有個井,我們的施洗約翰就是關在那個井裡面,輪到他出場的時候就是從這個井裡面用個小平台吊上來,的確很像是關在地牢裡面。對於這個獨幕歌劇,這就是所有的場景了。

演出除了演唱角色之外,導演在場景的右半邊高處始終站著數位黑衣天使。這些演員不出聲,基本上就是默默的站在那邊,只是人數有時多有時少。雖然沒有特別說明,不過我覺得應該是天使在上關注著地上的犯行。

在最後希律王下令殺死莎樂美的時候,我原本以為會是這些天使由天上下來執行最後一擊的,結果導演用了象徵的手法,燈暗幕落,女主角走到幕前把胸口的衣服略微拉開象徵被殺,同時也把女主角留在舞台上,直接迎接觀眾的掌聲。這是非常巧妙的設計。

全劇的重心當然從頭到尾都在莎樂美身上。莎樂美的年紀設定是位16歲的公主。所以這部歌劇也可以看成是個任性小公主胡鬧的過程。從一開始單純的好奇,到見到施洗約翰後雖然嫌施洗約翰太髒太醜卻一直想親近約翰,到被施洗約翰拒絕的惱羞成怒。為了希律王的空頭支票(妳要什麼通通都給妳)而跳起七紗舞,然後像個小孩般的胡鬧拼命纏著希律王要禮物(約翰的腦袋),搞的希律王痛苦不堪只好答應。最後看到莎樂美抱著約翰的腦袋發狂似的親,受不了的希律王終於痛下殺手。

這部歌劇的另一個著名的段落就是莎樂美的七紗舞。隨著音樂進展,莎樂美身上的七件薄紗一件一件的消失。這部歌劇的場景設定在現代,演員服裝也是現代服裝,所以莎樂美身上也不再是薄紗,而是類似上班族的褲裝開始,舞步變成鋼管舞,七紗變成性感內衣,的確是相當現代的風格,也很搭配佈景的感覺。

Mattila可以說是這場演出成功的最大理由。除了七紗舞之外,我覺得她成功的表現出了莎樂美的心境轉折。一開始表現的像小公主般的天真,之後為了向希律王要禮物可以唱 出歇斯底里般的尖叫(小孩起番?),還有最後那段超長的有如自言自語般的獨白,讓我覺得如果真的有莎樂美,那大概就是像這個樣子。也無怪乎謝幕時每個主要 角色得到的掌聲大概都是平平,但是就是她的掌聲特別大。當然,這是她的個人秀。

2008/10/04

9/22 Metropolitian Opera Opening Gala

經過漫長的暑假,紐約的古典音樂演出終於逐漸加溫。上星期三(9/17)紐約愛樂開幕,星期一(9/22)則是大都會歌劇院開幕,星期三(9/24)是卡內基音樂廳。2008-09樂季正式開幕了。

今年大都會歌劇院的開季演出(opening gala)與前兩年不一樣。2006以由名電影導演所製作的蝴蝶夫人,2007同樣是以新製作的Lucia做開幕。不過今年則捨棄了以完整劇目作開季的想法,取而代之的,是主打明星魅力,演出歌劇著名場景選。這樣的開季方式更增加了opening gala的慶祝氣氛。

今年是誰有幸成為開募演出的主角呢?答案是美國著名女高音Renee Fleming。在Beverly Sills於07年七月過世之後,Fleming可以說是美國最著名的女高音。Fleming的知名度不單單建立在他的藝術成就之上,她同時擁有廣泛的大眾知名度。她應邀在Macy百貨所舉辦的感恩節大遊行中演唱,她主持大都會歌劇院的Met Live位全美的觀眾介紹歌劇,著名的時尚雜誌Vogue為她拍攝封面照,甚至Chanel更在9/22日當天推出以她為名的香水,可見其知名度之高。

雖說2006, 2007的開幕具同樣也是以女高音為全劇主角,但是以單一位女高音量身製作開幕音樂會,Fleming則是史上第一人。今天的演出總共分為三段,分別演出威爾第歌劇"茶花女"的第二幕;馬斯奈的歌劇"曼儂"的第三幕,及理查史特勞斯的歌劇"隨想曲"的最終場景,這三個選段都是全佈景演出,等於一次看完三部歌劇的精采選段。而為了這個特殊的場合,大都會歌劇院分別邀請三位傑出的服裝設計師來為Fleming重新設計服裝,徹底打造她的"diva"形象,分別是Christian Lacroix負責茶花女,Karl Lagerfeld 負責曼儂, John Galliano 負責隨想曲。就我個人的喜好,我覺得隨想曲中的造型與Fleming目前的氣質最為接近,像個氣質名媛。這三段分別與三位指揮合作,依序為James Levine, Amersito, Patrick Summers。

第一段的茶花女第二幕。我不太清楚為什麼要在開幕音樂會中選第二幕,因為雖然第二景的宴會場景一開始相當熱鬧,但是事實上第二幕的情緒基調是比較悲情的,尤其是第二景最後Alfredo羞辱Violetta的場景更是情緒激動。不過就演出效果來說,的確是充滿讓觀眾屏息的張力。

這次的演出搭配Vagas所演唱的Alfredo還有Hampson的Germont。如果我記的不錯,這次的演出刪掉了一開始Alfredo的詠嘆調。不過這無損於全場的演出。Levine的演出則是一如往常,充滿著張力,尤其在需要充滿激情的部份,更是相當具有說服力。

第二段的曼儂第三幕,在第一景的部份舞台布景的確相當華麗,Fleming的Manon聲音沒話說,不過演出周旋於男人之間,把人耍的團團轉的少女感覺就似乎沒有放的那麼開。不過到了第二景,轉到Manon到教堂去誘惑已經當了神父的des Grieux,這時的演出就像是相當引人愛憐的Manon。

第三段的隨想曲最終場景。事實上,隨想曲從來都不在Fleming的演出劇目之中。她第一次演出此劇是08年六月在維也納國立歌劇院!所以這也是她首次在大都會歌劇院中以此劇登台。全景只有管家在開頭與結尾出來唱了三四句,其他基本上就是Fleiming的個人獨角戲。這段的音樂,服裝,場景,與Fleming的聲音,組合起來就呈現了一個雍容華貴的感覺。Fleming在不只一個專訪中表示,理查史特勞斯是她最喜歡的作曲家,由此段觀之,此言不假。

今年Fleming在大都會歌劇院還要擔當兩部歌劇的同名主角,分別是德佛乍克的歌劇"Rusalka"及馬斯奈的歌劇"Thaïs"。不過以大都會歌劇院以她為主來設計開幕音樂會,Fleming已經確立了他在大都會歌劇院的首席女高音的地位。

相關聯結
New York Times: Fashioned for Renée Fleming
http://www.nytimes.com/slideshow/2008/09/24/arts/music/20080924_OPERA_inde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