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06/21

06/16/2011 New York Philharmonic

Morlot自從幾年前在紐約愛樂幫Christoph von Dohnányi代打之後,每年都受邀回到紐約愛樂來客席指揮。之前的幾次我都沒機會聽到,主要的原因應該都是我對曲目沒有特別興趣。不過今天聽到了,雖然來聽音樂會的理由跟他或是曲目沒有特別的關係。



這場音樂會票房超好,等我要買票的時候,其實整場都已經賣完了,所以我只能等著買別人的退票。因此,我坐到了一個相當糟糕的位子,最上面一層,最前面最角落的位子。換句話說,我聽到的聲音完全不平衡,甚至我聽到的聲音跟指揮的手勢完全搭不起來... 所以我下面所說得只能顯示我聽到的,不盡然是指揮的問題。

音樂會由Mussorgsky的Khovanschina序曲開場。這部Khovanschina是Mussorgsky另外一部重要的歌劇作品(最重要的當然還是Boris Godunov),也是我相當喜歡的歌劇。雖然歌劇很少演出,不過這首歌劇的序曲倒是相當有名。這首序曲描寫莫斯科和的早晨,由寧靜的黎明逐漸增加力度。Morlot的指揮偏快,原本應該慢慢流動的莫斯科河似乎有些像是發大水,有些斷句分的太急促,少了一些連續棉長的流動感。

接著是William Walton的小提琴協奏曲,由Gil Shaham擔任獨奏。這首曲子是寫給上個世紀的超級大師Joshia Heiffitz,所以可想而知整首曲子技巧相當艱難。整首曲子的風格相當南歐,是相當陽光熱情的曲子,Shaham的技術游刃有餘,不過我的位子實在太差,很多快速音群都聽不清楚。不過整體來說,這首曲子演的相當熱烈,火花四射。

下半場換了一個離舞台稍微遠一點的座位,整個音效就好很多。下半場也是由一首短曲目開始,是Ravel的死公主的巴望舞曲。這首曲子跟死公主一點關係也沒有,主要只是為了取曲子標題的諧音而已。事實上聽起來相當具有童話故事的色彩。Morlot讓紐約愛樂演出了相當豐富的音色,相當有"童話故事"的感覺。

最後的重頭戲是展覽會之畫。我至少九年沒有聽過這首曲子的現場了,甚至我在廣播中都很少聽到這個曲子。不是因為不常演出,而是因為我太熟悉,因此只要看到這個曲子就會被我直接跳過。這個由Ravel編曲的版本可以說是管弦樂團的標準展技曲目。展現的是管弦樂團各式各樣的豐富音色。這點對紐約愛樂來說根本不是問題。對我來說,這首曲子是少數我覺得慢比快好的曲子。所以決大多倏地指揮的速度對我來說都是太快了。Morlot也是如此。他所有的漫步主題聽起來都超有精神,感覺不像在美術館慢慢欣賞慢慢看,反而比較像在四處行軍。不過整體較快地速度在某些段落就顯得相當合胃口,例如管弦樂團演出小雞,或是倒數第二段的babayaga,就很適合這種快速的動作。但是牛車也很快,聽起來就有些詭異。最後的基輔城門也是快了些,沒有什麼盛大莊嚴的感覺。紐約愛樂最後面的幾聲羅,敲得相當沒有氣質... 不過紐約愛樂許多獨奏跟合奏都相當驚人,例如小號首席就是永遠讓人信賴,還有其他各個首席的獨奏,完全表現出頂級樂團的水準。

所以今天四首曲子,就是Ravel演的最好。其他曲子演的就不是很合我的胃口。

New York Times 2011/06/18: A Stick in the Spokes of a Philharmonic Night
http://www.nytimes.com/2011/06/18/arts/music/ludovic-morlot-conducts-the-philharmonic-review.html?_r=1&ref=music

歡迎加入本部落格粉絲團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