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02/27

City Opera Names Steel as General Manager

風雨飄搖的紐約市立歌劇院(New York City Opera, NYCO)終於在日前宣佈了他們新的行政總監。新的行政總監將由George R. Steel接手。

George R. Steel事實上2008年10月才剛接手Dallas Opera,所以等於是位子還沒坐熱就被挖到NYCO來。在這個Dallas Opera的職位之前,他擔任Columbia University的Miller Theater的總監長達11年之久。

這樣的經驗看起來像是有足夠的行政經驗,但是看起來卻沒有實際營運過大型演出單位。唯一最接近的經驗是他在達拉斯歌劇院的經驗,不過卻只有短短的三個月。因此說NYCO是在賭一把,應該是很接近現況的描述。

在這個時候接手NYCO可能是最差的時機。NYCO剛被前行政總監Mortier遺棄,NYCO的財務狀況又極差,又碰上整體經濟環境蕭條,無論從任何一個方面看來,幾乎都是強烈的挑戰。不過可以預見的,他必須展現強大的募款能力,不然NYCO的財政危機只會更大,沒有錢,NYCO的未來就更困難了。

參考資料:01/14/2009, New York Times: City Opera Names Steel as General Manager
http://www.nytimes.com/2009/01/15/arts/music/15oper.html?ref=music

2009/02/26

沒有咖啡的會議

只要開會,就一定有休息時間。有休息時間,就一定會提供咖啡。休息時間除了交流之外,也是利用咖啡因提神的時候。

今天的會議當然也不例外。出席的多,喝咖啡的也多,所以中午不到,整桶咖啡就被大家喝完了。唯一剩下的就只有無咖啡因咖啡。其實兩種的味道差不多,所以差別就是需不需要提神罷了。

沒有咖啡,所以下午的開會情形已經可以預測了。保證台下睡成一團。

no coffee, no meeting...

2009/02/25

How blue is the rhapsody?

我在學校四年半,從來沒有去過音樂系的任何一次演講。並不是我不想去,而是根本不知道有哪些演講。今天終於給我等到機會,而且這個題目又比系上的演講有趣,所以我就決定去音樂系聽演講了。

講題很有意思"Gershwin and Color: How Blue is the Rhapsody?"。從講題看來,就是要講Gershwin的藍色狂想曲。而且從這個題目看來,她是想把Blue當色彩解釋。反正在英文裡面,Blue可以解釋成藍色,也可以解釋成憂鬱的。這種解釋只要講的通,可以自圓其說,要怎麼解釋都可以。

演講的前半部,甚至八成的時間,她仔細的說明了Gershwin對繪畫的興趣。他不但自己畫,也愛收藏各式各樣的畫作。從她的演講中我才知道Gershwin居然跟Schoenberg是好朋友,還幫Schoenberg畫了肖像。然後Gershwin在某個時間點之後,忽然從喜歡畫水彩化變成了畫油畫,這些都是我過去不知道的。這些都很有趣。

從她的演講中,她又一直提到聯覺(synesthesia),也就是說聽到特定的聲音的時候,眼睛就會看到對應的色彩。這種現象在許多偉大作曲家身上都有,例如Rachmaninov, Rimsky-Korsakov, Scriabin, Messiaen等人都有這樣的反應。所以感覺她就是要把Blue跟Gershwin跟聯覺拉在一起。

不過到了最後十分鐘,忽然風雲變色。他開始正式把這三件事拉在一起。不過他講出來的內容實在是出乎意料之外。首先,藍色狂想曲的管絃樂編曲不是Gershwin自己編的,而原本曲子的標題是想用Rhapsody of America!改成Rhapsody of Blue是Ira Gershwin的意思... 所以Blue基本上根本不是Gershwin自己原本的意思。不過主講人還是硬要把Blue跟Gershwin扯上關係,硬是要說Gershwin的b flat是Blue的意思。在我看來,這根本講不通,這連自圓其說都有困難。

演講結束後,大家隨意的問了一些問題。我也問了一個問題。Gershwin後來是因為腦瘤而死的,而他演講的時候提到他在某個時間點後開始從畫水彩畫改成畫油畫,這是不是會跟腦瘤有關?如果要把繪畫與音樂拉上關係,那我就會好奇是不是在這個時候,他之前跟之後的作曲風格也有所改變?這個問題把主講人問倒了,不過我相信這個問題給了她一個很好的論文題目。

後來他們又討論起了聯覺。但是他們還是認為這只是作曲家個人的特殊感覺。事實上聯覺可以用fMRI來直接觀察腦部活動來證實,絕大多數的聽眾根本不知道這些事情。

今天整體來說是個很有趣的演講,會後的討論也很有趣。唯一的遺憾就是結論不通...

掌聲的藝術

聽音樂會有很多規矩。對聽眾來說,最困難的部份可能是什麼時候該給掌聲。掌聲的時機正確,則賓主盡歡;反之則可能干擾演出者,破壞演出效果。所以要在什麼時候拍手? 這實在是個很困難的問敵。不過還是有一些通用的準則。

如果是多樂章的曲目,那當然是全曲結束再拍手。這個通則適用於各式演奏曲目,不論是管絃樂團曲目或是器樂獨奏皆同。

如果是歌劇,那就要看情形。如果是首明顯的詠嘆調,那就是唱完就會拍手。如果是音樂中間不間斷的歌劇,像華格納或是理查史特勞斯的歌劇(Salome, Electra),那就是整幕演出結束才鼓掌。

最困難的是鋼琴獨奏會。因為鋼琴家有時會把性質相同的曲子排在一起,變成一個mini series。比如說鋼琴家可能排了一個半場的蕭邦,有夜曲,敘事曲,圓舞曲,還有奏鳴曲。如果是我,我會傾向整套演完才鼓掌,不過最常見的情形是(以上面的曲目為例)兩首夜曲演完拍手,敘事曲演完也拍手,圓舞曲演完也拍手,最後奏鳴曲演完又拍手。這當然聽起來也很合理,只是我會擔心會不會因此而打斷演奏者的情緒,畢竟有掌聲他就要站起來回禮...

同樣類似的情形也會出現在聲樂的藝術歌曲之夜(Liederabend)。通常這種演出排出不同的作曲家的作品,這時會好是根據曲目的組合來決定何時給予掌聲。不過如果是連篇歌曲,例如冬之旅,毫無疑問,就是全曲結束再鼓掌。

其他的特例當然很多。例如Kent Nagano2004-05樂季指揮紐約愛樂,上半場排出Bach賦格的藝術選曲的新的管絃樂編曲的版本,中間夾著Bach的小提琴與雙簧管協奏曲。Nagano的意圖就是把這三個曲子視為一個整體,他也希望觀眾要全部聽完再鼓掌。不過現場聽眾顯然沒有注意到,所以每段結束就是熱烈的掌聲回應他。

還有Gidon Kremer曾經在國家音樂廳演出過把韋瓦第的四季,跟piazzola的布宜諾斯艾利斯的四季兩者交替演奏作為對比。像這種情形我覺得應該也是要全部八個段落全部演出結束再鼓掌。不過我現在已經不記得當初的情形是如何了

既然演出結束之後通常都會鼓掌。但是是什麼時候?以管絃樂曲為例,通常可以參考樂曲最後是怎麼結束的來判斷該什麼時候鼓掌。比如說貝多芬第五交響曲,第七,第九,或者是布拉姆斯的任何一首交響曲,或者是柴可夫斯基的第四,馬勒第一。換句話說,只要是熱血沸騰的結束曲子,當然演出完就是直接給予熱烈的掌聲。

如果樂曲是安靜的結束,例如柴可夫斯基第六,馬勒第九,這時就是考驗觀眾耐心的時候了。這時就最好不要急,慢慢等,等到所有的音都停了,指揮手也放下了,那時再來鼓掌都還來得及。

最後是最常出現的陷阱。柴可夫斯基第五交響曲的第四樂章在最後的結尾之前有一個大休止符,很多人會在這邊就用力鼓掌,結果發現其實還沒結束,然後就糗了。

另外一個常出現的陷阱也是柴可夫斯基,是他的第六交響曲。第三樂章的結尾常常也會讓聽眾覺得熱血沸騰,不鼓掌不行。當然這也是拍在錯誤的地方。因為還有十幾分鐘的第四樂章還沒演出。

但是如果是協奏曲呢?協奏曲往往是三個樂章。以我現場跟聽過許多現場錄音的經驗,通常在第一樂章結束時多少都會有掌聲。這情形就算是在國外的音樂重鎮,例如紐約大概都還是有很多人會拍手。

我自己是不會在第一樂章結束時拍手,不過我現在已經慢慢習慣這種情形了。畢竟往往第一樂章結束時都會很興奮,獨奏家也才剛剛演出完困難的裝飾奏,情不自禁給他鼓掌也是很合理的。

所以要什麼時候鼓掌?看情形 case by case。不確定的話就等等,等第一個掌聲後的五秒十秒。如果有很多人跟進,那就拍吧。


2009/02/24

02/22/2009 Danielle de Niese

雖然說學校的藝文活動很多,但是很少有知名的音樂家來演出。這個星期天在recital hall,年輕女高音Danielle de Niese來給了一場獨唱會,是少數到訪的當紅女高音。

de Niese這一季才在大都會歌劇院的 Met Live系列的Orfeo ed Euridice中飾演Euridice,漂亮的外型早已傳遍全美。年初又有紐約時報的藝文版頭版專文介紹。另外也與Decca簽約發行了第一張專輯,演唱韓德爾的歌劇詠嘆調,可說是目前正當紅的女高音。

不過儘管如此,還是不能改變她的知名度相對偏低的事實。整個RECITAL HALL大概三百個位子坐了八成左右,還有不少空位。也因此我才能用七塊錢買到學生票,然後坐在最前面,近距離的欣賞這場音樂會。

事實上,她在到石溪之前已經把這套曲目從西岸一路唱到東岸來。最後的重頭戲將是27日在卡內基廳的Weill Recital舉行她首次的紐約獨唱會首演。所以事實上有點類似利用巡迴演出的機會進行調整。這其實不令人意外,因為早期許多音樂家在進行重大演出之前都會在其他地方進行試演,以求最後的完美演出。

石溪已經是巡迴演出的最後一站,演出曲目跟卡內基廳獨唱會的曲目完全相同,所以事實上我的曲目解說是上卡內基廳網站抓來的。學校提供的節目單只有演出者介紹及歌詞翻譯。不過歌詞翻譯的部份排版很奇怪。不是原文與英文左右並列,而是先列原文,再附上英文翻譯。這樣的編排方式讓邊聽邊看歌詞翻譯變成完全不可能。真不曉得節目單的製作人員在想什麼。

這次演出的曲目可以說是de Niese想要利用首次紐約登台的機會來好好推銷自己。上半場以韓德爾的神劇"Semele"選曲開場。她目前演出的歌劇曲目大多數是巴洛克歌劇為主,尤其是韓德爾的曲目。接著是相對罕見的Grieg的連篇歌曲Haugtussa選曲。通常藝術歌曲的範圍不外乎德文跟法文歌曲。如果是北歐的Grieg則就相對罕見很多,通常不是對北歐的歌手不會去選唱這些曲子的,因為光是語言就是個問題。Grieg的妻子就是女高音,所以聽de Niese的演唱可以感覺到Grieg的確是寫小品的高手,好像可以看到Grieg親自彈鋼琴為妻子伴奏的樣子。上半場的最後以Wolf的藝術歌曲選來展現她對德奧藝術歌曲的認識。

下半場則是法國的Poulenc的連篇歌曲選曲,美國作曲家Barber的選曲,及比才的藝術歌曲選。我原本一直以為她的姓跟法國有關,不過後來才知道她跟法國大概沒有多大的淵源。Poulenc雖說藝術歌曲以寫給男中音Pierre Bernac聞名,這套寫給女高音的曲子也顯示出他對女聲的了解。比才當然是以卡門聞名於世,不過卻也因此掩蓋了他的其他作品。這次選的三首歌曲,其中有一首聽起來就有卡門的影子在裡面。不過最後一首的Tarantelle的確是給整場音樂會做了一個華麗的結尾。

整場音樂會總共21首曲子聽下來,雖說全部都是藝術歌曲(開場的兩首詠嘆調勉強也算藝術歌曲),但是她的唱法就好像是把每首藝術歌曲都當成一個mini drama來演出,不論是聲音的表情或是肢體動作,通通充滿濃厚的表情。而她的曲目安排就好像是在享受一套特別安排的聲樂饗宴。就像是一套六道菜的套餐。從前菜的韓德爾,到轉換風格的葛利格,道主菜Wolf。下半場在兩個法國主菜中間搭配尚不同口味的Barber,的確相當享受。

鋼琴伴奏Ken Noda演奏的也相當好,給了de Niese很好的支撐,也幫忙帶領了很多的戲劇效果。後來看了節目單介紹,他在改行變成專業聲樂伴奏之前是位相當厲害的獨奏家,光從他合作過的樂團及指揮就知道他之所以願意轉換跑道,應該是真的對聲樂相當喜愛。

當然,最後還多附了兩個甜點,分別是Bolcom的"Amor"跟Porter選自音樂劇"Kiss Me Kate"的"I hate man"。這兩個安可曲都是美國作曲家的曲目,逗趣的英文歌詞顯然很容易得到聽眾的共鳴,效果比同是美國作曲家的Barber似乎更能貼近觀眾。當他在演唱"I hate man"的時候,她特別表示很高興看到很多小朋友來聽,因此他把這首曲子獻給坐在第二排的小女孩。我看那位小女孩開心的不得了,相信一定會是她很快樂的經驗。

演出結束後有個小簽名會,可以買CD給她簽,也可以簽節目單。這樣可以讓她順便多賣幾張CD,也可以順便累積基本聽眾,一舉兩得。

如果說對這場音樂會有什麼比較可惜的地方,那大概就是聽眾的掌聲。石溪的觀眾相當熱情,每唱完一首就給予熱情的掌聲。如果可以的話,至少我會比較喜歡根據樂曲的性質給予掌聲,也就是以作曲家為單位,演完一整個部份後再給予掌聲。這樣可以相對完整的讓演出者表達他想要表達的音樂,而不至於打斷演出情緒。

02/22/2009
Recital Hall, Staller Center

Danielle de Niese, Soprano
Ken Noda, Piano

HANDEL "Endless Pleasure, Endless Love" from Semele, HWV 58
HANDEL "Myself I Shall Adore" from Semele, HWV 58

GRIEG Selections from Haugtussa, Op. 67
·· It Sings
·· Blueberry Hill
·· Love
·· Evil Day
·· By Gjætle Brook

WOLF "Verborgenheit" from Mörike Lieder
WOLF "Gesegnet sei, durch den die Welt enstund" from Italienisches Liederbuch
WOLF "Wie lange schon war immer mein Verlangen" from Italienisches Liederbuch
WOLF "In dem Schatten meiner Locken" from Spanisches Liederbuch
WOLF "Ich hab’ in Penna einen Liebsten wohnen" from Italienisches Liederbuch

POULENC Selections from Fiançailles pour rire, FP 101
·· Il Vole
·· Violon
·· Fleurs

BARBER "Solitary Hotel" from Despite and Still, Op. 41
BARBER "Sleep Now" from Three Songs, Op. 10
BARBER "Nuvoletta," Op. 25

BIZET "Chanson d’avril"
BIZET "La coccinelle"
BIZET "Tarentelle"

encore:
Bolcom "Amor" from "Cabaret Songs"
PORTER "I hate man" from "Kiss me Kate"

2009/02/23

02/21/2009 Drumline Live

去看Drumline Live (DLL)最大的原因就是因為海報上那個穿著樂隊制服,拿著小號的黑人。看到這個就想到過去高中參加樂旗隊的經驗,所以說什麼也要去看看。

到了Staller Center才發現票居然快賣完了。售票小姐告訴我只剩最前面跟最後面的票,問我要哪邊。那還用講,當然是坐到最後面去。這種演出坐前面肯定會聾掉的。

進了音樂廳就知道今天的觀眾群特別不一樣。Teenager特別多,小孩特別多,黑人觀眾特別多。其實很合理。對青少年來說,熱鬧的Marching Band,華麗的服裝,節奏強烈的音樂,通通都是吸引他們的主題。那黑人觀眾呢?事實上DLL主要發跡在Historically Back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HBCU),也就是1964年前,美國許多專屬黑人的大專院校。因此這次的演出全部都是黑人演出者所擔任的。

DLL其實應該是由2002年的同名電影延伸出來的表演,是一場以Marching Band為主,然後穿插許多段落的show。整套演出相當熱鬧,主持人也頗能帶動氣氛,但是如果要看的是Marching Band,那就會失望了。不過當然也不能對這點過於苛求。Marching Band正規的演出場地是在美式足球場,而今天的舞台則是一般音樂會的舞台,人數跟場地通通不能相提並論,所以兩個拿來比較就好像張飛打岳飛,根本不能相互比較。

他們樂隊的編制基本上以小號跟長號為主,搭配上低音號跟行進用法國號,還有三把Sousaphone。另外還加入alto sax及一把短笛來豐富樂團的音響。用Sax其實很合理。因為Sax不但應該是木管樂器中音量最大的,同時它獨特的金屬聲跟銅管樂器就是比較合得來。

儘管稱為Marching Band,但是重點依舊在Band。他們的樂手吹出來的聲音就是相當結實有力,當然跟交響樂團喜歡的音色美感不盡相同,但是他們生猛的力道,聽起來就是有特別的活力在裡面。還有他們特有的節奏感,那種swing的感覺就是特別自然。這種是別人很難學的來的。

整套演出中跟Marching Band比較有關的就是頭尾兩段,然後是下半場一開始的打擊群SOLO。受限於場地關係,所以他們樂隊走的圖形基本上沒有什麼變化,幾乎是定點移動,然後做了幾個三角形的旋轉。三角形旋轉走的不錯,每條線在旋轉的時候通通保持平行,沒有歪七扭八。而結尾演出是它們號稱最為著名的half time show,顧名思義就是美式足球比賽中場休息中,Marching Band表演的節目內容。演出不錯,不過跟真正在大型場地上表演的Marching Band,那還是差了一截。

打擊Solo對我來說是比較有意思的部份,畢竟在Marching Band中,打擊是整個樂隊的骨幹。他們的演出跟大多數地打擊SOLO一樣,偏重在小鼓的合奏。這種演出最大的樂趣就是看所有小鼓演奏者整齊劃一的動作,他們的演出也的確是如此。不過也就是這樣。他們除了突出小鼓之外,並沒有做更多的變化,是比較可惜的部份。

不過最有趣的地方,我覺得反而是他們不擔任Marching Band的時候。例如上半場的Shout it out!整個樂隊化身成為爵士大樂隊,配合上歌手演出許多六零七零年代的黑人歌手的著名歌曲,熱鬧又帶動氣氛。

整個演出相當重視與觀眾之間的互動。一共有兩次邀請觀眾上台一起演出,也有樂隊跑到觀眾席中一起炒熱氣氛,讓全場的氣氛相當熱烈。如果是以看SHOW的心情來看整套演出,其實是相當熱鬧也愉快的表演。

不過這個演出最大的問題就是音響。除了樂隊演奏之外,他們還加上了麥克風來播放歌手的演唱及一些背景音樂。我依直覺的Staller Center的技術人員不會調整音量,總是大過頭,弄得回音太多。而這個演出的樂隊又全部是銅管,大鳴大放之下,儘管坐在最後一排,依舊很多時候需要摀起耳朵。在演出結束後,他們整個樂隊又拉到售票區去與觀眾同樂,那邊場地的迴音更可怕,說是震耳欲聾大概都嫌客氣了,我只好速速離開。

這是一個有趣的夜晚,讓我想到了過去的點點滴滴。或許下次我應該為了看學校的Marching Band,特別跑去看一次學校的美式足球比賽。

2009/02/22

紐約愛樂與卡內基廳

今年(2009)的二月18日,紐約愛樂將由音樂總監Lorin Maazel指揮,於卡內基廳演出一場音樂會。當然,這並不是紐約愛樂第一次到卡內基廳演出。這也不會是最後一次。不過還是有很多可以聊的部份。

只是沒時間寫了...  就看看紐約時報過去的報導吧



06/02/2003 New York Times: The Philharmonic Agrees To Move to Carnegie Hall
http://query.nytimes.com/gst/fullpage.html?res=9B07E4DB1230F931A35755C0A9659C8B63

10/09/2003 New York Times: For Small Groups, Worries Die With the Deal
http://query.nytimes.com/gst/fullpage.html?res=9A03E3DB1F3CF93AA35753C1A9659C8B63

10/09/2003 New York Times: Separate Paths
http://query.nytimes.com/gst/fullpage.html?res=9F06EED71F3CF93AA35753C1A9659C8B63

10/10/2003 New York Times: Orchestra for Hire: No Strings Attached
http://query.nytimes.com/gst/fullpage.html?res=9F02E6DB173FF933A25753C1A9659C8B63

10/14/2003 New York Times: No Easy Homecoming For the Philharmonic
http://query.nytimes.com/gst/fullpage.html?res=9D07E6D6103FF937A25753C1A9659C8B63

11/06/2003 New York Times:
http://query.nytimes.com/gst/fullpage.html?res=9901E7DE1739F935A35752C1A9659C8B63


2009/02/20

02/07/2009 Met Live: Lucia di Lammermoor

星期六MET Live的轉播可能是這一季大都會歌劇院中最令人期待的組合之一。由Anna Netrebko及Rolando Villazón擔綱演出Lucia di Lammermoor。這一對可以說是目前歌劇界票房保證的男女高音組合。另一方面,這是Netrebko去年九月生子之後,首次在大都會登台。事實上,這部歌劇的現場直播,我相信有很大一部分是希望由Netrebko的美貌,來吸引更多的觀眾。

不過當我拿到演出名單的時候,我還是相當訝異,因為原訂擔綱男主角的Villazón居然沒有上場,取而代之的是Piotr Beczala。我想這對大都會歌劇院來說大概是相當大的打擊。因為他們應該會將這個製作發行DVD,就行銷的角度,Netrebko跟Villazón的黃金組合缺一角,大概會相當影響DVD的銷售量。

Lucia di Lammermoor的劇情其實並不複雜。Lucia和Edgardo私定終身,但是Lucia的哥哥為了家族利益決定欺騙Lucia並讓Lucia嫁給Arturo。在婚禮上,Edgardo出現指責Lucia,Lucia承受不起因此崩潰,並在新婚之夜殺了Arturo,並發狂而死。

原本我以為要用上三句話才能講完的劇情,居然用兩句話就解決了。但是這部歌劇長度竟然超過三小時,所以事實上,要看的就是欣賞每個歌手的演唱,還有最重要的,第三幕中,Lucia的瘋狂場景。整體而言,整部戲的音樂都很令人愉快,熱鬧而充滿戲劇效果。而Nebtreko的瘋狂場景雖然不致於到達遊刃有餘的境界,不過在我的感覺已經是相當好的演出了。

而這部歌劇的導演Mary Zimmerman將佈景做的相當華麗,是個華麗的製作。

2009/02/19

[舊文新貼] 04/30/2004 NSO 年輕旅人之歌(一)

這是我2004年在台灣聽譚盾水的協奏曲之後的感想。事實上這首曲目也是我去聽這場音樂會的原因。這是過去貼在BBS上的文章。我也不打算修改文字,就做些簡單的排版而已,畢竟文字反映出當時的情境,沒有必要以現在的眼光來修改過去的文字。


今天(4/30)的年輕旅人之歌主要是以旅居海外的年輕演奏家為主,所以曲目以協奏曲為主,包含了譚盾的水之協奏曲還有拉赫曼尼諾夫第二號鋼琴協奏曲,另外再加一首西貝流士的第七號交響曲。

上半場由西貝流士第七做開場。簡文彬似乎對西貝流士的交響曲特別有興趣。當初接任NSO總監的目標之一就是要演完西貝流士的七首交響曲,不過以他一年演個幾首的速度,好像也真的快被他演完了。第七號我個人不熟,最多也就是這場音樂會前在家裡聽了兩次,所以沒有特別感想。
不過對我來說西貝流士的交響曲,給我的感覺都像是陰冷的冬天,外帶一些雷鳴閃電,總之就是聽起來滿冷的。不過內在的熱情是像炭火一樣,發紅光而不是整個冒火的。這大概也可以說是我對這個曲子的感想。此曲的確長號獨奏多的像個協奏曲一樣,無怪乎節目單要特別列出長號獨奏。

上半場的第二首是譚盾的水之協奏曲。節目單翻作水的打擊樂器協奏曲。我個人認為是說的很清楚,不過拗口的很,不好聽不好記,遠不如水之協奏曲具有想像力。這曲子我居然是第二次聽。第一次約略在四年前,由譚盾指揮北市交,外帶一位外國獨奏家在台北國際會議中心的演出。這次是此曲第二次在台灣的演出。協奏曲的主奏樂器主要就是獨奏者面前的兩個大透明塑膠盆,裡面裝滿了水,旁邊放了其他的一些傢伙。舞台左右各放了兩個一樣的透明塑膠盆,一樣也是裝了水的,由另外兩位打擊樂手使用。

演出時可以說是把全場嚇了一跳,因為只有指揮出場敬禮,獨奏不見了!結果獨奏從二樓觀眾席的後方慢慢的走了出來,一邊前進一邊拉著一個我不知名的樂器。演奏方式滿像二胡。聲音的效果以我的感覺而言滿像鬼魅飄來飄去,製造出了一種神秘的感覺。獨奏就這樣拉著拉著上了舞台。

其實全曲給我的感覺,尤其是第一樂章, 真的有一種神秘(mystery)的感覺。管樂器紛紛把吹嘴拔下,單用吹嘴製造出奇特的聲響(有待過管樂團的人大概可以體會我說的意思)。獨奏部份則是善用了兩個大水盆。一下子拿一個六百西西的礦泉水瓶灌水,又倒水,弄出一大堆聲音。另外又是用手撥水拍水,還把長塑膠管插入水盆中,利用管長的改變來製造出不同的音高。也有在水盆上倒放四個大小不同的斛,製造出類似定音鼓的效果(想試試的人晚上洗澡把水瓢倒扣在浴缸裡便可試試)。另外還有把敲響的鑼放到水裡,製造出不同的音效。而透明的水盆配合上直射水盆的燈光
造成了"波光澰灩"的效果,製造出了不少視覺效果。

平心而論,以水當作是全曲的重心,又當作獨奏的主角,這個創意的確是前所未有。譚盾在這邊大概也把水能發出的聲音,能改變別種樂器的聲音都玩的差不多了。從創意的角度來看,他是第一名,所以一百分。下個用水當主角的人很難跳脫這些演出方式吧。不過這種曲子視覺的元素佔了樂曲的很大一部分,現場看很有趣,又是撥水,又是拍水,熱鬧的不得了。如果錄音起來就只變成一堆水聲嘩啦啦,味道盡失,因此這曲子我認為在推廣上有一定的難度在,因為幾乎可以說是只能現場看,沒辦法錄音。

下半場是陳毓襄演出拉赫曼尼諾夫的第二號鋼琴協奏曲,幾乎可以算是天上掉下來的禮物。原本的獨奏因病無法演出而由陳毓襄代打,不過以我而言陳毓襄的魅力實在是大過原先的獨奏,實在是意外的驚喜. 陳毓襄的拉二給我的感覺是不急不徐,充滿自信的感覺。我坐的位置可以從頭到尾都很清楚的聽到獨奏者的聲音,一點也不會被樂團吃掉。樂團跟獨奏者配合的也不錯,沒有變成兩半,可說是非常好的一個演出。

2009/02/18

王羽佳在DG的首張專輯

雖說王羽佳在DG的首張獨奏CD四月才要上市,不過DG的網頁已經公佈了曲目內容。

其實整張CD的曲目安排就像是一場個人獨奏會,分成三大段落。頭尾分別是蕭邦的第二號鋼琴奏鳴曲及李斯特的b小調奏鳴曲。中間是兩首Ligeti的練習曲夾著Scriabin的第二號奏鳴曲。

這樣的曲目安排看起來頗為穩扎穩打。有經典曲目的Chopin及Liszt,同時也排出了相對罕見的Scriabin及Ligeti,我想這樣應該可以刺激樂迷購買的慾望吧。畢竟以一個還在建立知名度的音樂家而言,要推銷第一張CD還是要用所謂的戰馬曲目來吸引基本聽眾,用Scriabin及Ligeti來吸引已經擁有無數Chopiin及Lizst錄音的老樂迷。沒有Scriabin跟Ligeti,實在不容易說服老樂迷掏錢來把這張CD帶回家。

至於這張專輯的封面,我不知道DG想用這樣的封面來吸引怎樣的聽眾。是打算訴造成年輕具有時尚感的形象嗎?至少這張封面對我來說雖說不至於扣分,但是一點加分效果也沒有。我只對曲目有興趣。封面再怎麼拍,跟演出的音樂一點關係也沒有。

相關聯結
YUJA WANG CHOPIN LIGETI SCRIABIN LISZT
20 Apr. 2009
http://www2.deutschegrammophon.com/cat/result?&PRODUCT_NR=4778140&SearchString=4778140

02/16/2009 Percussion Recital

我喜歡現代音樂。我喜歡打擊樂。我喜歡現代音樂中的打擊樂曲目。

不過事實上,寫給打擊樂的曲目幾乎都是在二十世紀以後寫出來的,所以自然幾乎都是現代曲目。

這次演出的曲目相當有趣。上半場演出兩首鍵盤樂器的獨奏,加上一首打擊二重奏。下半場則是打擊獨奏加上一首鍵盤樂器二重奏,是相當對稱的曲目安排。

第一首的Merlin我想我應該是第二次聽到這個曲目。Merlin可能是西方世界中最著名的魔法師之一。整個曲子有兩部份。第一部分聽起來作曲者似乎是想發揮木琴特有的溫暖而柔和的音色,彷彿有森林中的迷霧般的感覺。在第二部份,魔法師則變的相當激動,相當發揮了打擊樂器的特點:快速的節奏感。

第二首的Le Livre des Claviers用的是Vibraphone。當然Vibraphone的鍵盤是金屬製作,自然聲音跟木琴完全是兩回事,帶有清脆的金屬感。而vibraphone的另外一個特點就是它跟鋼琴一樣也有踏板,可以用來控制樂器所發出的殘響。在這首曲子中,作曲家用上了相當多了演奏方式。對我來說,最特別的是它會要求演奏者在敲出聲音後,用手來按鍵盤來依序把音按掉。這種演奏方法我覺得是相當利用了樂器本身的特性,因為金屬鍵盤用琴槌敲下去後,會有很長的殘響。如果用踏板控制,那就只能一次把所有的音全部中止。如果是用手指把音手動終止,自然就可以製造出不同的音響效果。由這首樂曲的演出看來,這種效果發揮的相當好。

第三首的Dimorphic在演出的時候,舞台的左右兩邊擺了兩組基本上完全對稱的打擊樂器組合。雖是對稱,兩邊的樂器則有些許的音高差異,例如牛鈴,鑼,定音鼓,左右兩邊的音高就不太一樣。從曲名跟樂器的擺設,大概可以猜到這首曲目應該是類似左右兩邊相互模仿,相互對話。最特別的演出效果是把一面鈸放在定音股的鼓面上打,因此不但有鈸本身的音色,還可以透過控制定音股的音高來改變鈸的音色。這實在是太有趣了。

下半場的第一首"She who sleeps with small blanket",是首相當有趣的作品。看到演出者所用的鼓,我就想到高中行進樂隊中常用到的四音鼓。只是演出者不但要敲面前的鼓,還要用腳控制後面的一個大鼓,這根本就是全身運動了。演出效果相當刺激,說是令人熱血沸騰也不為過。只是如果只聽這前面這一大部分由鼓演出的部份,我實在很難想像這個音樂跟標題到底有什麼關係。只是這個作曲家很有趣。在激烈的打擊樂之後,忽然演奏者是以一小段寧靜的木琴演奏作為結尾。看來前面一大段是這個"she"在做睡前運動,後面則是描寫她要睡覺的樣子吧。

最後一首的鍵盤樂器二重奏,從作品名稱中的"arabesco"可以猜想,應該是相當華麗的曲子。透過木琴跟vibraphone的音色對比,是個相當有意思的曲子。

/////////////////////////////////////////////////////
02/162009
Andrew Thomas: Merlin I, II (Marimba solo)
Philippe Manoury: Le Livre des Claviers (Vibraphone solo)
Yoshihisa Taira: Dimorphic (Duo for two percussions)

Keven Volans: She who sleeps withsmall Blanket (Percussion solo)
Alejandro Vinao: Arabesco Infinito (Duo, for vibraphone and marimba)

卡內基廳2009-2010節目預覽

卡內基廳1/21日宣佈了2009-2010年樂季的節目表。儘管經濟不景氣,但是他們依舊推出了約180場的曲目。

Carnegie hall於2006-07, 07-08兩個樂季分別推出Berline in the light 及Bernstein的festival。這些計畫除了許多在卡內基廳的演出之外,更將活動的內容遍布於全紐約市,形成一個全市性的活動。今年的主題是"Ancient Paths, Modern Voices: Celebrating Chinese Culture"。從十月21日起到十一月10日,約三星期的時間中,卡內基廳將以一系列的活動來介紹中華文化。眼出內容主要是以華人音樂家的演出為主,同時還有舞蹈,木偶戲及展覽等相關活動。

這個系列音樂會的演出者將包括琵琶演奏家吳蠻的兩場中國傳統音樂(10/23,24)

10/26 Ensemble ACJW將演出中國作曲家的作品,包括譚盾,郭文景,陳怡,陳其剛等人的作品。這些人都是中央音樂院1978年的同學,也是第一批在國際樂壇中嶄露頭角的中國作曲家。

10/26 譚盾指揮Juilliard Orchestra,演出他的小提琴協奏曲的世界首演。由林昭亮擔任小提琴獨奏。

10/27 郎朗與中國年輕音樂家合演室內樂。

10/28 Micheal Tilson Thomas將指揮Juilliard Orchestra演出陳其鋼的為鋼琴與管弦樂團的新作品的世界首演,由郎朗擔任鋼琴獨奏。同時還將演出馬勒的大地之歌。

11/3-8 來自台灣的漢唐樂府將在Joyce theater演出七場,這將是這個系列中唯一來自台灣的演出團體。

11/4 Saint Louis Symphony Orchestra將演出譚盾的水的協奏曲及盛宗亮的"Colors of Crimson"

11/5亞特蘭大交響將演出 Angel Lam的新作品,由馬友友擔任大提琴獨奏。

11/9 New Juilliard ensemble將演出近十年來居住在中國境內的中國作曲家的作品。

11/10 余隆指揮中國愛樂在卡內基廳演出譚盾的鋼琴協奏曲及R Strauss的英雄的生涯。由郎朗擔任鋼琴獨奏。

除了這個festival之外,卡內基廳還有相當多的節目。對我來說,這些音樂會幾乎都是我想聽的,所以要說哪些音樂會值得推薦,實在是痛苦不已的事情。所以我只能先說我不想錯失的音樂會。

卡內基廳2009-10樂季將於十月一日由James Levine與Boston Symphony演出開季音樂會。同時將由Evgeny Kissin演出蕭邦第二號鋼琴協奏曲。這將是BSO首次在Levine手下擔任Carnegie Hall的Opening gala

柏林愛樂將於十一月於卡內基廳演出三場,演出布拉姆斯四首交響曲及荀白克的作品。搭配的荀白克作品有Brahms第一號鋼琴四重奏的管絃樂改編版,Accompaniment to a Cinematographic Scene, Chamber Symphony No. 1及Erwartung。

維也納愛樂將於一月份演出三場,一場由Boulez指揮,兩場由Barenboim指揮。Boulez主打Schoenberg, Webern及馬勒,並由Barenboim演出Schoenberg鋼琴協奏曲的獨奏部分。

阿姆斯特丹皇家大會堂由Jansons指揮,將於二月份演出兩場,主打拉赫曼尼諾夫第二號交響曲及馬勒第三交響曲。

Gergiev將帶領Mariinsky orchestra演出白遼士的特洛伊人(分兩場音樂會)及羅密歐與茱麗葉。

Boulez指揮芝加哥交響演出兩場,演出荀白克的昇華之夜及Bartok的歌劇"藍鬍子公爵的城堡",及雙鋼琴及打擊的協奏曲。同時還有拉威爾及Boulez自己的作品。這將是慶祝Boulez 85歲生日的系列音樂會。

至於獨奏家的室內樂部份,最吸引我的將是Pollini的三場蕭邦獨奏會。另外還有Julia Fischer的兩場獨奏會,演出全本巴哈無伴奏小提琴。

其他重點音樂會就簡略的在後面介紹:

Sir John Eliot Gardiner將帶著他的ORCHESTRE RÉVOLUTIONNAIRE ET ROMANTIQUE 及THE MONTEVERDI CHOIR來演出海頓的創世紀及四季。

Chaily將帶領LEIPZIG GEWANDHAUS ORCHESTRA演出兩場。演出孟德爾頌,德佛乍克,蕭邦及布拉姆斯。


紐約愛樂將由新任音樂總監Alan Gilbert率領,演出Lindberg的豎笛協奏曲的美國首演。

Minnesota Orchestra將由音樂總監Vanska演出Sibelius的Kullervo

MTT將指揮舊金山交響演出馬勒第二號交響曲。克里夫蘭管絃樂團將演出貝多芬的英雄。Paavo Jarvi 將帶領Cincinnati Symphony Orchestra演出Lutoslawski的管絃樂團協奏曲。

MET Orchestra將演出三場,其中第三場將由Boulez指揮,演出Bartok的木偶王子及荀白克的Erwartung。這將是Boulez首次指揮大都會歌劇院管弦樂團。

費城管絃樂團也是演出三場,兩場由現任首席指揮 Charles Dutoit指揮,獨奏將包括王羽佳及Piotr Anderszewski。另一場由前任音樂總監Christoph Eschenbach領軍。

2009/02/17

02/15/2009 18th century Chamber Music

這三天可能是我這十年來聽巴洛克音樂頻率最頻繁的三天。星期五跟星期天聽了兩次學校的巴洛克歌劇演出,儘管是同樣曲目演了兩次。接著星期天又來聽這場巴洛可大提琴的獨奏會。感謝學弟送我這場演出的票,讓我可以進來聽這場有趣的音樂會。尤其票的位置在第一排,兩個樂器的音色變化聽的一清二楚,是相當特別的經驗。

Speith是我不認識的演奏家,不過從簡歷中知道Speith目前是Les Arts Florissants的首席大提琴,由此可見他對巴洛克音樂的專精與熱情。星期天的演出事實上是場夫妻檔琴瑟和鳴的音樂會,曲目安排也頗具巧思。上半場各自負責一首獨奏,分別是大鍵琴演出F. Couperin的選曲,及Speith演出Bach的第五號無伴奏大提琴組曲。Couperin的大鍵琴顯的相當精緻。而無伴奏大提琴則是相當好的演出。或許只有做的這麼進才能徹底感受到大提琴的音色變化吧。我的感覺是他在意的是音樂,採取音樂第一的態度,而不是安全第一。整個演出充滿情感,也有相當多的音色變化。偶爾會有音色的閃失,不過那只是美好樂音中的小小閃失,根本不是他也不會是觀眾在意的部份。

下半場則是三首大提琴與大鍵琴的合奏。這時大鍵琴的演出就顯的頗為克制,不像上半場獨奏時的充分發揮。不過這樣換來的就是兩者的平衡演出。欣賞巴洛克時期的室內樂最大的好處就是樂曲好聽,兩個樂器聲部可以聽的清清楚楚,也可以基本上預測樂曲走向,聽起來相當愉悅。

不過從這場音樂會,他給我的印象是為對音樂認真,對聽眾真誠的音樂家。節目單沒有說是誰寫的,不過幾乎可以肯定是出自他的手筆,寫的相當仔細。演出之前又對觀眾做了長達十分鐘的音樂會前導聆。他似乎對與觀眾直接對話顯的有些害羞,或許他比較習慣用大提琴跟聽眾對話吧。他可能也是我最近看到唯一一位演出完畢之後會先站定,然後認真對觀眾回禮的演奏家。比起一上場就給觀眾飛吻的,差距根本是天壤之別。

02/15/2009

18th century Chamber Music
Noëlle Spieth, harpsichord
David Simpson, Baroque cello,
Recital Hall

Couperin,
Johann Sebastian Bach,
Jean Barrière,
Salvatore Lanzetti,
Francesco Geminiani

今天還要開會?

今天,二月十六,星期一。要開一整個早上的會。

開會就開會,沒什麼了不起,更何況今天是星期一,本來就是上班時間。不過今天不一樣。美國今天是Presedent's Day,是為了紀念華盛頓的生日而設立的國定假日。不過對這個假日而言,有些地方有放假,有些沒有。像我們學校就照常上課,不過附近的國家實驗室就放假一天。所以美國就算放假也是一國很多制。

所以聽到2/16要開會,國家實驗室裡的研究人員馬上就有人抱怨,為什麼要挑這個時候開會。放假卻要上班開會,實在是找人麻煩。

不過對我沒差。我沒有寒假暑假,也沒有週末。天天都是工作天。

2009/02/15

漫畫「神之雫」(神之水滴)中所出現的葡萄酒 (第九集)

漫畫「神之雫」(神之水滴)中所出現的葡萄酒 (第九集)

p17
Haut-Carles Fronsac(2001)
price: $19.99
http://www.snooth.com/wine/haut-carles-fronsac-2001/

p30
DRC Romanee-Conti(1985)
price: $8000 (!!)
http://www.snooth.com/wine/drc-romanee-conti-1985/

Coche-Dury J.-F. Corton-Charlemagne(various year)
price: $5617.40 (1986) (!!)
http://www.snooth.com/wine/domaine-coche-dury-corton-charlemagne-1986/

price: $27125.00 (1990) (!!!)
http://www.snooth.com/wine/coche-dury-j-f-corton-charlemagne-1990/

price: $2546.10 (1996)
http://www.snooth.com/wine/coche-dury-j-f-corton-charlemagne-1996/

p31
Le Pin(1979)
price: $2357.00
http://www.snooth.com/wine/le-pin-1979/

p33
Montrose(1970)
price: $208.50
http://www.snooth.com/wine/montrose-1970/

p34
Mouton-Rothschild Pauillac(1982)
price: $950
http://www.snooth.com/wine/mouton-rothschild-pauillac-1982/

p44
Domaine de la Romanee Conti Grands Echezeaux(2001)
price: $525.24
http://www.snooth.com/wine/domaine-de-la-romanee-conti-grands-echezeaux-2001-1/

p82
Vincent Girardin Echezeaux(2001)
price: $139.00
http://www.snooth.com/wine/vincent-girardin-echezeaux-2001/

p89
St. Michael Eppan Sauvignon Sanct Valentin(2002)
price: $28.79 (2006)
http://www.snooth.com/wine/st-and-46-michael-eppan-sauvignon-sanct-valentin-2006/

p97
Château Pichon Longueville Comtesse de Lalande(1995)
price: $99.19
http://www.snooth.com/wine/chateau-pichon-longueville-comtesse-de-lalande-1995/

Domaine Michel Gros Vosne Romanee 1er Cru Clos des Reas 1997
price: $75.99
http://www.izowine.com/shop/product_info.php?products_id=7095

p114
Bacio Divino Bacio Divino(2000)
price: $74.99
http://www.snooth.com/wine/bacio-divino-bacio-divino-2000/

p160
Maison Lou Dumont (2003)
price: unknown

p179
Poupille Côtes de Castillon(1999)
price: unknown

p181
Petrus(1990)
price: $4049.00 (!!)
http://www.snooth.com/wine/petrus-1990/

p197
Domaine Robert Arnoux Vosne-Romanée Les Chaumes 1er Cru(2002)
price: $87.87 (2001)
http://www.snooth.com/wine/domaine-robert-arnoux-vosneromanee-les-chaumes-1er-cru-2001/

////////////////////////////////////////////
相關文章

漫畫「神之雫」中所出現的葡萄酒 (第一集)
http://chinhaochen.blogspot.com/2008/12/blog-post_24.html

漫畫「神之雫」中所出現的葡萄酒 (第二集)
http://chinhaochen.blogspot.com/2008/12/blog-post_28.html

漫畫「神之雫」中所出現的葡萄酒 (第三集)
http://chinhaochen.blogspot.com/2009/01/blog-post.html

漫畫「神之雫」中所出現的葡萄酒 (第四集)
http://chinhaochen.blogspot.com/2009/01/blog-post_10.html

漫畫「神之雫」中所出現的葡萄酒 (第五集)
http://chinhaochen.blogspot.com/2009/01/blog-post_17.html

漫畫「神之雫」中所出現的葡萄酒 (第六集)
http://chinhaochen.blogspot.com/2009/01/blog-post_24.html

漫畫「神之雫」中所出現的葡萄酒 (第七集)
http://chinhaochen.blogspot.com/2009/01/blog-post_31.html

漫畫「神之雫」中所出現的葡萄酒 (第八集)
http://chinhaochen.blogspot.com/2009/02/blog-post_07.html

2009/02/14

02/13/2009 Stony Brook Opera

"Music from the Roman and Neapolitan Baroque "
Stony Brook Opera and Stony Brook Baroque Players
Recital Hall

Alessandro Scarlatti's overture to the opera La caduta de' decemviri (1697)
a suite of dances (ca. 1650) by composers at the court of Queen Christina
Francesco Durante's Concerto Grosso VIII "La Pazzia."

Giacomo Carissimi's Historia di Jephte (composed before 1650)
Francesco Provenzale's Dialogo per la Passione (1686)

很誠實的說,這些作曲家中,我只認得第一個的Scarlatti,其他的部分完全不認得。這個事實完全反映出了我對巴洛克音樂的完全無知。

既然對這些音樂完全不熟悉,所以就想要利用下午的時間上網查查資料,看看能不能得到一些有用的資訊。想找有聲資料,結果NAXOS的資料庫裡面居然只有Historia di Jephte! 然後再看看GROVE字典,嚴格說來,實在找不到什麼好用的資料。我開始覺得這些音樂大概是罕見曲目中的罕見曲目...

不過不認識這些曲子也不要緊。最簡單的方法就是實際坐在音樂廳裡面,直接用耳朵來認識這些曲子。再怎麼說,這些曲子也不會比現代音樂難接受。

這些曲目裡面,上半場的第二組曲目,五首舞曲,可能是我這場音樂會最有興趣的曲子。第一個讓我訝異的是這些曲子是瑞典的宮廷作曲家所寫的。平常廳巴洛克時期的音樂大概就是法國或是義大利,原來十七世紀的瑞典也有相當多的貢獻。看來找個機會還是要好好學學古典音樂史。

其實上半場的器樂演奏部分還是滿有趣的。指揮的Arthur Haas教授在快板的時候大概都很不錯,速度夠快,聽起來就很有節奏感。不過遇到他指揮慢板的舞曲,他的速度就很不合我的胃口了。感覺有些拖。慢板也是可以有韻律感的,大概我們兩個的波長不同吧。不過其中一首樂曲很有趣,節奏聽起來像是3+3+2。原來17世紀的人就有這種特別的節奏了。

雖說這次演出的節目號稱是Opera,不過事實上跟歌劇有關的就只有下半場,而且是chamber opera。不過從音樂聽起來,某種程度大概更接近於教會音樂。演出兩個作品。舞臺上有用投影機放簡單的背景,還有附歌詞的英文翻譯。不過兩個重疊在一起,又配合上太強的背景燈光,字幕根本看不清楚,我也只能放棄看字幕的可能... 所以說實在我完全不知道台上的歌手唱了些什麼。比較有趣的是第二首,我想應該是跟耶穌有關的受難曲。這個演出很有趣。他們在觀眾席的後面放了第二樂隊,兩個女高音,還有一個助理指揮。我就坐在位子上一直看著那個助理指揮,最後我的結論是,他指他的,樂隊演樂隊的。基本上指的跟演的根本沒有關係。

巴洛克的音樂,我想特色之一就是有許多各式各樣的裝飾音。器樂如此,聲樂也如此。對器樂來說,重點就是手指要夠快,或是舌頭要點的快。不過對聲樂來說就沒那麼簡單了。要把這些裝飾音唱好,說實在,不容易啊。今天的演出就證明了這個事實。

不過今天演出最有趣的部份就是實際看到一些只有在書上看過的樂器名稱,像是viola da gamba (六根弦,很像大提琴), violeon (古低音大提琴?) 演出的時候,大提琴把支撐的腳架拿掉了,演奏者用兩腳夾著大提琴。viola da gamba也是類似的演奏方式,只是演奏者的弓的拿法看起來很類似低音大提琴拿弓的方法。為什麼?我也不知道。有機會再去問問專業人士好了。另外還有低音管,看起來像是巴洛克那種骨董低音管,不是現代用的那種有很多按鍵的。如果真的試那種骨董低音管,那還真是辛苦那位演奏者了。

大都會歌劇院 2009-2010 樂季簡介

紐約的幾個重要古典音樂演出團體中,大都會歌劇院是最後一個公布下個樂季演出內容的單位。儘管之前已經有風聲,傳出因為經濟不景氣,捐款減少,因此某些製作被取消,某些製作被換成成本較低的其他劇目,不過在2/10,大都會歌劇院公佈下個樂季的節目,排出來的演出依舊星光閃閃。

2009-10樂季是Peter Gelb接任大都會歌劇院行政總監之後,第一個由他完整規劃的樂季。在這個新樂季中他們將推出四部歌劇的大都會首演,還有另外四部歌劇的新製作,可以說是相當大手筆的一年。另外大都會歌劇院下個樂季將推出九部歌劇的MET Live,但是也有可能會增加到十部。

根據紐約時報的報導,因為景氣的問題,大都會歌劇院被迫取消原訂的三個劇目,包括Berlioz的Benvenuto Cellini。John Corigliano 1991年在大都會歌劇院舉行世界首演的歌劇“Ghosts of Versailles”取消了再次上演的計畫。

Shostakovich的“Lady Macbeth of the Mtsensk District”及R. Strauss的“Die Frau Ohne Schatten”也被換成製作成本較低的“Ariadne auf Naxos”跟“Elektra,”。對我來說,沒有Lady Macbeth很可惜,不過換成Electra倒也不錯。

首先是四部大都會歌劇院首演的歌劇。分別是Rossini’s Armida, Verdi’s Attila, Janáček’s From the House of the Dead, and Shostakovich’s The Nose。

Armida將由Flemming飾演同名主角,並由Mary Zimmerman擔任製作。Zimmerman目前在目前有Lucia及這個樂季即將上演的La Sonnambula。這將是他在大都會所導演的第三部歌劇。

Attila將由Riccardo Muti擔任指揮,這同時也將是他在大都會歌劇院的指揮首演!這部歌劇的服裝製作之一將是知名服裝設計師Miuccia Prada!

From the House of the Dead將由Salonen指揮,同時也是他在大都會歌劇院的首演。這個製作是法國導演Patrice Chéreau的新製作。雖是新製作,不過已經在歐洲的幾個歌劇重鎮上演過,DG甚至還發行了這個製作的DVD(Boulez指揮)。

The Nose是Shostakovich相對罕見的作品,將由Gergiev指揮。所以看來儘管Gergiev不再是大都會歌劇院的首席客座指揮,大都會歌劇院依舊相當倚重他的俄羅斯歌劇專長。

另外四個新製作分別是
卡門,由Yannick Nézet-Séguin指揮,並由Angela Gheorghiu及Roberto Alagna夫妻檔擔綱演出。

Thomas的Hamlet。由Natalie Dessay由演唱女主角。

LES CONTES D’HOFFMANN。將由Anna Netrebko與Rolando Villazón分別擔任男女主角。

其他我特別有興趣的製作是
Tosca。開季製作,由Levine指揮,Karita Mattila擔任女主角,搭配另外三個Cavaradossi跟三個Scarpia

LA BOHÈME。Anna Netrebko飾唱Mimi

SIMON BOCCANEGRA。Domingo飾唱同名主角,是他男中音角色的大都會首演!

Electra。由Fabio Luisi指揮。

LA FILLE DU RÉGIMENT。去年上檔的新製作再次上演。男主角依舊是Juan Diego Flórez,女主角換成Diana Damrau,同時請到Kiri Te Kanawa上場助陣。是否能夠再創Dessay與Flórez的黃金組合?Flórez是否會再次安可,唱出18個high C?

LULU: James Levine指揮貝爾格最後的歌劇。竟然只演三場!

DER ROSENKAVALIER: James Levine指揮,Renée Fleming演唱Marschallin

參考資料:
The Metropolitan Opera: The Met Expands Its Repertory in the 2009-10 Season with Eight New Productions, Including Four Met Premieres
http://www.metoperafamily.org/metopera/news/press/detail.aspx?id=6986

01/15/2009, New York Times: Metropolitan Opera Faces Cuts, Its Leader Says
http://www.nytimes.com/2009/01/16/arts/music/16opera.html?ref=music

02/10/2009, New York Times: After Cutting to Make Ends Meet, Met Plans Eight New Productions
http://www.nytimes.com/2009/02/11/arts/music/11met.html?ref=music

2009/02/13

02/05/2009 Emerson String Quartet

02/05/2009
Recital Hall, Staller Center
Emerson Quartet

Prokofiev Quartet No. 1 in b minor, Op. 50;
Mozart Quartet in B-flat Major, K. 589;

Beethoven Quartet in f minor, Op. 95 ("Serioso");
Bartok Quartet No. 3.

上次聽Emerson Quartet的現場大概已經是一兩年前的事情了。不是因為我不想聽,而是因為票不便宜,而且票也不好買。票永遠在開學前就賣完。這次其實是臨時起意來聽的,打算有票就聽,沒票就回辦公室工作。不過運氣不錯,讓我等到了一張退票,所以我就很開心的進去聽了。儘管我根本不知道他們要演什麼曲目。

上半場由Prokovief的第一號弦樂四重奏開場。我不太清楚為什麼他們會選Prokofiev開場,然後後面接著Mozart?感覺應該倒過來似乎比較合理。下半場是Beethoven和Bartok。我等他們現場的Bartok大概已經等了四年半了。每年都在等,結果好不容易有幾次排上了,結果在舞臺上臨時宣布灌成了別的曲目,不是換成貝多芬就是換成布拉姆斯,所以這次終於等到了,相當興奮。

聽完四個曲子,他們的演出精準,充滿節奏感,很冷靜的演出所有的細節,技術上完美演出,不會有任何錯誤。Beethoven跟Bartok最後的暢快加速,更是讓全場觀眾興奮不已。就連Mozart跟Beethoven聽起來都有如現代音樂般的緊張刺激。但是,這真的是Mozart跟Beethoven要的嗎?我不知道。或許這是21世紀的聽眾要的吧。

2009/02/12

元宵節

住在美國的問題就是,很多傳統節日大概都會不知不覺的出現。要是一個不注意,大概就會不小心被錯過了。例如,元宵節。

照理說元宵節應該不太容易被錯過,因為過了新年,再過兩個星期就是元宵了。不過今年不知道為什麼,我似乎把元宵節的日子多算了一個星期。所以上星期的某一天在我離開辦公室的時候,當我看到天上圓圓的月亮,我才發現原來星期一就是元宵節了。

在外面過元宵節,再怎麼簡單總是要吃幾個湯圓意思意思。上次冬至的時候多買了一些湯圓,還留了四個在冰箱裡。所以這四個豆沙湯圓就是我慶祝元宵節的方式。還好學校附近有東方超市,不然我實在不曉得我要怎麼自己做湯圓。

相當意外的,很多身邊的同學,不論是台灣或大陸,記得元宵節的人實在是不多。畢竟不在那個環境下,很難維持自己的傳統吧。

不論如何,我還是吃到湯圓了。元宵節快樂。

01/24/2009 Met Live: Orfeo ed Euridice

Gluck的Orfeo ed Euridice並不能算是大都會歌劇院的基本劇目。畢竟大都會歌劇院的主力劇碼是在Mozart, Verdi, Puccini, Wagner之類的作品。事實上我對這部作品的熟悉度大概也僅止於聽過這部歌劇的名字,大致知道故事情節,音樂部份大概是完全沒聽過,或是聽過就忘了。不過我對這部歌劇的製作很有興趣,同時是James Levine親自指揮,那這部歌劇必定有可觀之處。

Orfeo的故事很簡單,讓我試著用三句話來總結這部九十分鐘的歌劇。Orfeo為了讓死去的妻子Euridice,決定勇闖地獄。在把Euridice帶回人間的路上,Orfeo禁不起Euridice的聲聲呼喚,違背了冥王與Orfeo的約定,回頭看了Euridice而前功盡棄。但是最後因為愛的力量,Euridice又回到了Orfeo的身邊,皆大歡喜。

其實這部歌劇的結尾改變了原本Orfeo的故事,因為在希臘神話中,Euridice最後便無法回到人間,只留下痛苦的Orfeo。

雖說這部歌劇是古典時期的歌劇,甚至比較接近巴洛克的歌劇,不過並不表示製作就要跟著相當古典。相反的,這個製作相當具有現代感,所有的合唱團穿著各式各樣不同時期的服裝,代表著在地獄裡的各個時期各式各樣的人物。另外這部歌劇中有很多的舞曲,導演也為了這些舞曲安排了許多的舞蹈段落。舞者的服裝就像現代人的休閒服,但是充滿活力的動作與亮麗的色彩,讓整個製作都豐富了起來。

不過既然是歌劇,音樂還是最重要的。次女高音Stephanie Blythe飾演Orfeo,幾乎是全部九十分鐘都在台上,是整部歌劇最辛苦的主角。他的聲音頗為結實,不論是扮像或是聲音都很有Orfeo的感覺。而女主角則是由年輕貌美的Danielle de Niese擔任。de Niese最近演出的角色主要是以巴洛克歌劇及莫札特歌劇為主。感覺這個角色相當適合她。在Orfeo辛苦的牽著她慢慢走回人間的時候,她的演唱的確唱出了Euridice的那種期待愛人的令人憐惜的感覺。不過或許視覺效果有加分吧。

另外一個功臣是James Levine。他決定把三幕歌劇不間斷連續演出,維持了音樂的連續性與緊張感,而更重要的,在他指揮下,小編制的樂團依舊發出了豐富的色彩。在他的指揮下,音樂永遠充滿活力,充滿戲劇張力。這讓這部古典歌劇充滿了新鮮的活力。

Nice job。


2009/02/08

漫畫「神之雫」(神之水滴)中所出現的葡萄酒 (第八集)

漫畫「神之雫」(神之水滴)中所出現的葡萄酒 (第八集)

p8
Azienda Agricola Montevertine Le Pergole Torte Toscana IGT(2001)
price: $60.79
http://www.snooth.com/wine/azienda-agricola-montevertine-le-pergole-torte-toscana-igt-2001

p35
1997 Château Cos d'Estournel
price: ~$89.99
http://www.cellartracker.com/wine.asp?iWine=3813

p52
Pavillon Rouge du Château Margaux Margaux(2002)
price: $44.72
http://www.snooth.com/wine/pavillon-rouge-du-chateau-margaux-margaux-2002/

p59
BRONCONE BORDOLESE DECO (2000)
price: Unknown
http://www.lafucinadileonardo.it/inglese/semplici/cultura.html

p121
樓蘭紅葡萄酒
price: unknown
link: not available

p171
Chateau Palmer Margaux Alter Ego(2000)
price: $55.11
http://www.snooth.com/wine/chateau-palmer-margaux-alter-ego-2000/

p172
Château Mouton Rothschild Pauillac Premier Grand Cru Classé(1997)
price: $179.14
http://www.snooth.com/wine/chateau-mouton-rothschild-pauillac-premier-grand-cru-classe-1997/

Chateau Margaux(2002)
price: $277.19
http://www.snooth.com/wine/chateau-margaux-2002-6

p173
2000 Château Palmer
price: $195
http://buy.mwcwine.com/2000chateaupalmer750ml.aspx

1999 Château Palmer
price: $180
http://www.belmontwine.com/bwe1751.html

p188
Bibi Graetz Toscana Casamatta(2004)
price: $11.99
http://www.snooth.com/wine/bibi-graetz-toscana-casamatta-2004/

////////////////////////////////////////////
相關文章

漫畫「神之雫」中所出現的葡萄酒 (第一集)
http://chinhaochen.blogspot.com/2008/12/blog-post_24.html

漫畫「神之雫」中所出現的葡萄酒 (第二集)
http://chinhaochen.blogspot.com/2008/12/blog-post_28.html

漫畫「神之雫」中所出現的葡萄酒 (第三集)
http://chinhaochen.blogspot.com/2009/01/blog-post.html

漫畫「神之雫」中所出現的葡萄酒 (第四集)
http://chinhaochen.blogspot.com/2009/01/blog-post_10.html

漫畫「神之雫」中所出現的葡萄酒 (第五集)
http://chinhaochen.blogspot.com/2009/01/blog-post_17.html

漫畫「神之雫」中所出現的葡萄酒 (第六集)
http://chinhaochen.blogspot.com/2009/01/blog-post_24.html

漫畫「神之雫」中所出現的葡萄酒 (第七集)
http://chinhaochen.blogspot.com/2009/01/blog-post_31.html


2009/02/05

你醉了嗎?

在美國,幾乎隨時都可以是喝啤酒的場合。不過酒後駕車就是會被警察抓。要是被警察攔下來臨檢的話,警察會怎麼要你證明你沒醉?

我們組的美國同學顯然經驗豐富,講了幾個常見的花樣,其中一個就是

把26個英文字母倒著背。

這個就算我醒著,大概也不會過...

2009/02/04

什麼時代了,還在用呼叫機?

今天的group meeting,因為實驗要開始了,所以要開始抓學生輪流去當次級系統的專家。

當輪班人員發現次級系統有問題的時候,輪班人員就會拿起電話直接打起次級系統的呼叫器,緊急呼叫次級系統的專家。當然,實驗二十四小時運行,呼叫器自然隨時可能會響。不管是早上九點或是凌晨三點,帶了那個呼叫器就要隨時待命。

這時候,組內的Jason就開口了:"什麼時代了,還在用呼叫器啊。"

組裡的俄國資深科學家Vlad開口了:"這個東西古董歸古董,效果還是不錯的。上次我在紐澤西滑雪,滑到一半,這個呼叫器還是照樣收的到訊號,叫的超大聲..."

Jason還是不死心。"為什麼不就一個次級系統發隻便宜手機啊,有問題打來就可以直接講啦。呼叫器就只有一個鍵,誰會用啊..."

組內的教授Tom就開口了:"通常我們都是拿那個呼叫器來當作智力測驗用的... 看誰會用就錄取..."

2009/02/02

大師的老師

常謂名師出高徒。但是名師親自出馬真的比較厲害嗎?例如,指揮大師的老師指揮的演出?

這個很難講。Hans Swarowski (1899 – 1975) 的確是指揮界的名師。他的指揮班出了多位超級指揮,例如Claudio Abbado, Zubin Mehta, Mariss Jansons, Giuseppe Sinopoli。所以看到他指揮的馬勒第五 (Berlin Classics, 0017202BC),實在沒有辦法忍住不聽。

其實前面四個樂章也還好,沒有什麼大問題。到了第五樂章的rondo問題就來了。他的rondo超~~~慢(18分44秒!!),慢到沒有辦法呼吸。雖然每個音都是聽的清清楚楚,但是那種循環出現的動態張力也就被超慢的速度拖垮了。我也聽過不少馬勒第五。這麼慢的最後樂章實在是相當罕見。如果是現場聽到這樣的演奏,演出完我一定會站起來熱烈鼓掌,感謝他終於讓我解脫了。

說實在,第一次聽的時候實在是快要昏倒。因為從來沒有想過會有這麼慢的演出。不過後來又聽了幾次,這種特別慢的演出,也是有獨特的樂趣在裡面。因為慢,所以每個表情通通一清二楚。感覺就像...慢動作分解畫面。

我要聽點正常的,讓我喘口氣。

2009/02/01

漫畫「神之雫」(神之水滴)中所出現的葡萄酒 (第七集)

漫畫「神之雫」(神之水滴)中所出現的葡萄酒 (第七集)

p9
1970 Margaux, Chateau Bordeaux Blend
price: $249.99USD
http://www.jjbuckley.com/1970-Margaux--Chateau-/p~1970~700~750?utm_source=googleproducts&utm_medium=cpc

Château Mouton Rothschild Pauillac 1990
price: $289.00USD
http://www.oldandrarewineco.com/r/products/chateau-mouton-rothschild-pauillac-1990/?utm_source=google;utm_medium=base

1978 Chateau Haut Brion Pessac-Leognan
price: $299.98 USD
http://www.wineaccess.com/store/winehouse/ecommerce/product.html?product_id=201190&type=wa&utm_source=googlebase&utm_medium=organic

Château Lafite Rothschild Pauillac 1985
price: $375.00USD
http://www.ludwigsfinewine.com/r/products/chateau-lafite-rothschild-pauillac-1985/?utm_source=google;utm_medium=base

Chateau Latour Pauillac 750ML 1986
price: $475USD
http://www.67wine.com/sku100587.html?utm_source=Google%20Products&utm_medium=feed&utm_campaign=CHATEAU%20LATOUR%20PAUILLAC%201986

p41
Château Margaux(2000)
price: $1659.99USD
http://www.snooth.com/wine/chateau-margaux-2000/

p81
1978 Tour Haut-Brion, La Bordeaux Blend
price: 314.99USD
http://www.jjbuckley.com/1978-Tour-Haut-Brion--La-/p~1978~984~750?utm_source=googleproducts&utm_medium=cpc

p82
Chateau Grand-Puy-Lacoste Saint Guirons Pauillac 1990
price: $120USD (1989)
http://www.snooth.com/wine/chateau-grand-puy-lacoste-saint-guirons-paullac-1989/

1985 Chateau Sociando Mallet Haut Medoc
price: $99.98USD
http://www.wineaccess.com/store/winehouse/ecommerce/product.html?product_id=10006563&type=wa&utm_source=googlebase&utm_medium=organic

Talbot(1986)
price: $187.50USD
http://www.snooth.com/wine/talbot-1986-1/

Château Chasse-Spleen Moulis-en-Médoc Cru Bourgeois Exceptionnel(1970)
price: $103.26USD
http://www.snooth.com/wine/chateau-chasse-spleen-moulis-en-medoc-cru-bourgeois-exceptionnel-1970/

p120
La Janasse Cotes du Rhone(2003)
price: $37.08
http://www.snooth.com/wine/la-janasse-cotes-du-rhone-2003/

p160
Chateau Puygueraud Cotes de Francs 750ML 2001
price: $19.99USD
http://www.gwine.com/sku45619.html?utm_source=Google%20Products&utm_medium=feed&utm_campaign=CHATEAU%20PUYGUERAUD%20COTES%20DE%20FRANCS%202001

p166
1982 Haut-Brion
price: 675.00USD
http://www.vinfolio.com/do/store/detail/1982_Haut-Brion?vid=81312

p174
Arnaud Ente Meursault(2001)
price: 39.97USD
http://www.snooth.com/wine/arnaud-ente-meursault-2001/

p176
Henri Gouges Nuits St. Georges(2002)
price: $59.49USD
http://www.snooth.com/wine/henri-gouges-nuits-st-georges-2002-1/

////////////////////////////////////////////
相關文章

漫畫「神之雫」中所出現的葡萄酒 (第一集)
http://chinhaochen.blogspot.com/2008/12/blog-post_24.html

漫畫「神之雫」中所出現的葡萄酒 (第二集)
http://chinhaochen.blogspot.com/2008/12/blog-post_28.html

漫畫「神之雫」中所出現的葡萄酒 (第三集)
http://chinhaochen.blogspot.com/2009/01/blog-post.html

漫畫「神之雫」中所出現的葡萄酒 (第四集)
http://chinhaochen.blogspot.com/2009/01/blog-post_10.html

漫畫「神之雫」中所出現的葡萄酒 (第五集)
http://chinhaochen.blogspot.com/2009/01/blog-post_17.html

漫畫「神之雫」中所出現的葡萄酒 (第六集)
http://chinhaochen.blogspot.com/2009/01/blog-post_2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