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常新年音樂會所排出的節目不外乎是以歡樂節慶意味濃厚的曲目為主,但是NSO今年換了一個方法,他們排出音樂史上編制最大的曲目之一,荀白克的Gurrelieder來慶祝新年的到來。
Gurrelieder的編制需要一個幾乎是兩個標準管弦樂團的特大型管絃樂團,三組男聲四部合唱,八部男女混聲合唱,五位獨唱歌手和一位朗誦。所以演出當天。舞台需要特別延伸到部份前排的觀眾席。實際看上去的舞臺效果頗為驚人,整個舞台擠的水洩不通。
Gurrelieder這麼龐大的編制,不論在任何地方都是屬於相當難演出的曲目。以紐約愛樂為例,他們直到1983年才首次進行完整演出,最後一次上演是1991年,總共也只演出過兩輪五場而已。所以可見這次在台灣演出的難得程度。
所以這當然也是我自己第一次聽到Gurrelieder的現場演出。全曲分為三個段落。第一段落只用了三位獨唱家,分別是國王瓦德瑪,愛人多薇及林中鴿。在第一段落的時候,主角是瓦德瑪跟多薇,兩個人的愛意滿滿,不過卻是以各自獨白的形式表現。事實上,整個Gurrelieder的獨唱都是自己獨唱,沒有二重唱之類的組合。這可能是跟當初設計寫成聯篇歌曲有關吧。
第二部份只有瓦德瑪的獨唱,之後轉往第三部份。第三部份加入了合唱,不過大部分時間都是只用上了三組男生四部合唱,只有到最後一段才用上了全樂團跟所有的合唱團。所以整個說來,真正用到舞台上所有人員的時候其實沒有想像中的多。
面對這麼大的曲子,我大概只能比較注意到管弦樂團跟獨唱的部份,合唱團很多出來的地方,聽到的聲音已經糊成一片,除了氣勢驚人之外,大概也很難給出其他感想。
不過最驚訝的部份是整個曲子演出完之後,居然剛好在11:59,還有三十秒的時間來倒數過新年,這就真的只能說是奇蹟了。
演出完之後,又加演了金希文的合唱曲"日出台灣"。這首以台語演出的合唱曲,頗為感人,我覺得指揮認真投入的演出也是演出成功相當重要的因素。另外,演出中間我看著兩旁投影片上的歌詞,歌詞雖美,但卻似乎沒有特別押韻。似乎是比較可惜的地方。
看了Gurrelieder的現場,我大概可以體會為什麼這個曲子被人稱為浪漫派的最後巨作。整個曲子的聲響就像是浪漫樂派一脈相傳所延伸下來,而整個曲子的編制也順著馬勒,史特勞斯的巨大化樂團方向,一路延伸到舞台上有四五百人。這種巨型的場面在CD上很難感受的到,只有在現場實際看一次才能真正體會。
2014/12/31
NSO 跨 / 新年音樂會─《古勒之歌》
交響里程碑
指揮/呂紹嘉
多薇/安娜-卡塔琳娜‧班克
林中鴿/翁若珮
瓦德瑪/丹尼爾‧柯西
克勞斯小丑/湯發凱
農夫/吳翰衛
朗誦者/維蘭‧薩特
合唱指導/陳雲紅
新韻竹男聲合唱團
青韵合唱團
木樓男聲合唱團
臺大校友合唱團
臺北教師合唱團
荀貝格:《古勒之歌》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