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12/13

12/11/2011 Leon Botstein conducts the American Symphony Orchestra

星期天下午的卡內基廳坐了幾乎八成滿。這些在場的聽眾即將聽到的是可能是目前音樂史上規模最大的鋼琴協奏曲,Busoni的鋼琴協奏曲。

今天演出的樂團是American Symphony Orchestra,由Leon Botstein指揮。這個組合可以說是紐約曲目最有去的管弦樂團。雖然一年只演出六場左右,不過他們演出的曲目永遠充滿新鮮感,不論是演出主流作曲家的罕見作品,或是演出二線作曲家的一線作品,永遠有令人興奮的曲目安排。今天的曲目也不例外。Busoni跟Liszt,兩個都是重要的鋼琴家,作曲家,教育家,把他們兩位的作品擺在一起,似乎更顯趣味。

Busoni的這部鋼琴協奏曲可以說是音樂史上的異數。除了鋼琴獨奏跟一個相當大的管弦樂團之外,還加上了一個男聲合唱團。全曲除了編制超大之外,規模一樣是超重量級。一共五個樂章,演出全長約六十五分鐘,如果沒有意外的話,這應該是目前音樂史上規模跟長度最大的鋼琴協奏曲。正因為這首曲子規模太大,一般樂團很難願意演出這首曲子。聽完以後,我大概可以理解為什麼這首曲子很少演出。演出陣容太大,所以演出費用一定很貴。不過更大的問題是,雖說這是首鋼琴協奏曲,不過實際聽起來,稱為具有鋼琴獨奏的交響曲似乎更為合理。整首曲子的鋼琴聲部都不容易,從頭忙到尾,但是大部分的表現重點聽起來都在樂團,聽不出鋼琴獨奏的重點。整個曲子五個樂章,我覺得最能表現出鋼琴獨奏家身份的,可能是第四樂章。如果只看這個樂章,那的確很像是鋼琴協奏曲。其他地方,鋼琴聽起來比較像伴奏。其實我在聽的時候,這首曲子讓我想到布拉姆斯的第二號鋼琴協奏曲,是另外一首有著"鋼琴伴奏的交響曲"外號的鋼琴協奏曲。只是布拉姆斯的協奏曲還可以很清楚知道是協奏曲,Busoni聽起來就更像交響曲了。試想,如果鋼琴家辛苦了六十五分鐘,卻很難有自己表現的機會,那這首曲子大概很難讓鋼琴家花心力去演出這首這麼大的曲子。

說實在,能夠演完這首曲子的鋼琴家,在演出結束之後都應該給他用力鼓掌。今天的鋼琴家Piers Lane便是如此。再與樂團搏鬥65分鐘之後,全場給了他熱烈的掌聲。

下半場演出的是李斯特的浮士德交響曲。李斯特是大家都知道的作曲家,但是他的Faust交響曲便不是那麼常演出的曲子。這首曲子的編制依舊特別,除了管弦樂團外,另外還有一個男聲合唱團,還有一位男高音獨唱。從編制上來說,這也是很特別的交響曲。而這首交響娶得三個樂章也相當特別,分別代表三位浮士德的主要人物,依序分別是Faust, Gretchen, Mephisto。這首曲子與其說是交響曲,稱為連篇交響詩似乎更合理。我對第一樂章沒有特別的印象。不過Gretchen聽起來則是個非常哀傷的樂章。第三樂章的Mephisto聽起來就相當華麗,大概是魔鬼有著各種手段來誘惑浮士德,聽起來相當刺激。在Bostein大開大闔的指揮下,整個樂章聽起來氣勢十足。

不是頂級樂團,不是討喜的曲目,但是卻賣了超過八成的票房,這實在是相當了不起的成就。這似乎表示紐約聽眾願意接受這種相對冷門的曲目。也正因為這樣,Leon Bostein跟Amerian Symphony Orchestra才能夠繼續排出這種具有挑戰性的曲目,給觀眾不同的刺激。


New York Times 2011/12/13: Rarely Heard Offerings From Busoni and Liszt
http://www.nytimes.com/2011/12/13/arts/music/piers-lane-is-soloist-with-american-symphony-review.html?ref=music

American Symphony Orchestra
Parallel Lives: Liszt and Busoni

Performers

* American Symphony Orchestra
* Leon Botstein, Conductor
* Piers Lane, Piano
* Ryan MacPherson, Tenor
* The Collegiate Chorale Singers

Program

* BUSONI Piano Concerto
* LISZT A Faust Symphony

歡迎加入本部落格粉絲團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