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04/02

2014/03/16 Gustavo Dudamel conducts Los Angeles Philharmonic

Gustval Dudamel毫無疑問是目前古典樂壇中最熱門的指揮。儘管如此,當他排出John Corigiriano的第一號交響曲的時候,紐約樂迷似乎也是不願特別賞臉,硬是給了他一串的空位。

他這次帶著洛杉磯愛樂來訪,排出了John Corigiriano的第一號交響曲,還有柴可夫斯基的第五號交響曲。兩首交響曲的首演相隔了一百年,兩位作曲家又剛好都是同性戀作曲家,雖然我相信這不是Dudamel排出這兩位作曲家作品的理由,但是在這兩部交響曲中,我似乎聽到了類似的情感糾結。

John Corigiriano是道地的紐約之子,他的父親是紐約愛樂的樂團首席,他自己也一直住在紐約市,並在Julliard School任教。當他1988年寫出第一號交響曲的時候,主要是為了紀念他因為愛滋病而去世的朋友。根據作曲家的說法,他的第一號交響曲每個樂章的主題其實頗為明顯。第一樂章主要是以Albaniz的Tango為基底,所發展出的樂章。第二樂章是塔朗泰拉舞曲,而第三樂章的大提琴獨奏則是對應到他的另一位朋友。這些主題在第四樂章中重新出現,成為一個完整的結構。整個交響曲聽起來並不至於過份現代,甚至就像是十九世紀的交響曲一樣,甚至和聲都像是二十世紀的浪漫音樂。這種聲音在不協和而激進的二十世紀音樂中似乎是保守到不行,但是Corigiriano卻能把這些聲音變成是一首四個樂章的二十世紀哀歌,充滿著痛苦跟掙扎,但又能夠跟聽眾共鳴。

下半場主打柴可夫斯基的第五號交響曲,上半場的空位在下半場中似乎填滿了不少,所以可能部份聽眾寧可放棄上半場的曲目,用整場音樂會的票價來聽一首交響曲。柴可夫斯基的第五是Dudamel的拿手曲目。Dudamel的柴可夫斯基幾乎從頭到尾都相當節制,沒有刻意做出特別激情的詮釋,只有到第四樂章的最後面才把能量放出,製造出光輝燦爛的結尾,所以基本上是一個穩重而甚至是有點壓抑的柴可夫斯基。不過對我而言,我聽不出柴可夫斯基的俄國特質。這似乎就只是一首感情豐富的浪漫交響曲。對Dudamel來說,他的南美血統,他的拉丁熱力,這個演出可能就是他所理解的柴可夫斯基。雖然相當熱情,雖然情感濃烈,但是似乎就是少了這麼些俄羅斯魂。

New York Times 2014/03/19: West Coast Visitors Arrive, Then Look Back
http://www.nytimes.com/2014/03/19/arts/music/los-angeles-philharmonic-at-avery-fisher-hall.html?ref=music

歡迎加入本部落格粉絲團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