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聽過蕭泰然的名字,不過我基本上沒有聽過他寫的音樂。或許我過去聽過的音樂會曾經演過他的曲子,但是我一點印象也沒有。所以今天是我第一次完整而大量的聽到蕭泰然的作品。
今天的紀念音樂會涵蓋的曲目從1970年寫成的"台灣頌"開始,到後期1999年的"來自福爾摩沙的天使",幾乎涵蓋了蕭泰然的整個創作生涯。而選出的曲目組合也相當具有代表性。上半場是以室內樂與歌曲為主,下半場則是管弦樂曲。
上半場由蘇顯達與葉綠娜演出四首小提琴小品開始。接著是許景淳與王佩瑤演出三首歌曲,最後以鋼琴三重奏《福爾摩沙》與"原住民鋼琴五重奏"做結。蕭泰然常常被稱為是台灣的拉赫曼尼諾夫,不過他的音樂給我的感覺其實比較接近德佛乍克的那種鄉土味,或是有時有些佛漢威廉士的那種英倫田園的感覺,尤其類似"雲雀高飛"。在他的器樂曲中,往往帶有很濃的旋律性跟歌唱性,有些台灣的感覺,卻往往一閃即逝。
中間演出了三首歌曲,但是在沒有歌詞的情況下,我實在沒有辦法聽出歌詞是什麼,再加上許景淳演唱時使用的麥克風有著過大的回音,這只有讓狀況雪上加霜。所幸王佩瑤的鋼琴可以不受影響而聽的相當清楚,的確是充滿詩意的演出。
下半場演出三首管弦樂曲。第一首是"來自福爾摩沙的天使",是首相當溫暖,相當帶有歌唱性的曲子。基本上就像是他主要作曲風格的延續。但是下一首的"福爾摩沙交響曲"如果不說破,幾乎不可能想像這跟前首曲子是同一個作曲家所寫的。這首1987年的創作,聽起來相當焦躁而不安,幾乎就像是Shostakovich的作品。節目單提到,蕭泰然1986年進入CSLA就讀碩士班,我猜他可能是在這段時間中大幅接受了許多20世紀的激烈作品,所以作曲風格有著大幅度的改變。
最後的曲目是1947序曲。這首曲子的規模是今天最大的,除了管弦樂團外,還有一位女高音,一部鋼琴,還有一個合唱團。這首"1947序曲"的曲名幾乎直接會讓人聯想到柴可夫斯基著名的"1812序曲"。兩者描寫的同樣都是重要的歷史事件,只是蕭泰然除了描寫二二八事件外,還多了對未來的希望。音樂表現中,這也是全場音樂會最為震撼的曲目。他的歌唱性在合唱團的配合下顯得更加突出,但是女高音的部份卻沒有特別突顯出來。在我注意力所及的部份,幾乎女高音都是在樂團跟合唱團總奏的時候出現,所以近乎是完全滅頂,只有在她自己獨唱的時候才不至於被合唱團蓋過。
音樂會結束的時候,全場爆出相當熱烈的掌聲,蕭泰然的遺孀也上台接受大家致意。樂團與合唱團則加演了"嘸通嫌台灣",而且是兩次。
從紀念音樂會的角度來看,這次的選曲跟演出都相當成功,讓沒有聽過蕭泰然音樂的聽眾如我可以一次聽完他的重要作品,對他的風格有著直接的認識。聽完這場,我想他最拿手的作品在短小的小品及合唱曲目。他最擅長的風格應該是充滿旋律性的歌唱,是相對質樸的感覺。雖然他身處在20世紀這個音樂風格多變而激烈的年代,但是卻依舊走著浪漫旋律的路線。
音樂會演出很好,但是有些細節可以做的更好。首先是麥克風的音量跟回音,基本上麥克風的回音過重,因此基本上毀了許景淳的演唱。
另外一個很可惜的部份是沒有附歌詞。許景淳所演唱的三首歌曲跟"1947序曲",歌詞都是音樂中相當重要的一部分。可是在節目單中沒有歌詞,基本上就完全無法聽到歌詞的含意,就算我聽的懂台語,但是我大概也只能聽到片段的字句,基本上完全無法理解歌詞。
這場音樂會的節目單相當貴(100),最重要的部份是最後面所附的蕭泰然作品一覽表。節目單的前面是許多音樂界人士的專文,中間是樂曲解說。專文的部份,顯然是各自邀稿,所以幾乎所有人都是把蕭泰然的生平從頭寫到尾,變成同樣的內容重複好幾次。如果可以從不同面向來介紹蕭泰然,或許會更有意義。
而節目單的樂曲解說跟後面的作品一覽表,其實也不是特別一致。舉例來說,節目單中的"原住民鋼琴五重奏"在作品一覽表中是"台灣原住民組曲"。"來自福爾摩沙的天使"作品解說表示是2000年於莫斯科首演,但在作品一覽表中卻是1999年首演,這些都是不一致的部份。
不管怎麼樣,能夠有機會聽到整場演出蕭泰然的作品,總是難得的機會。
蕭泰然紀念音樂會
Tyzen Hsiao memorial concert
演出/國立臺灣交響樂團
指揮/張佳韻
小提琴/蘇顯達、李盼盼
中提琴/趙怡雯
大提琴/劉姝嫥
鋼琴/葉綠娜、王佩瑤
演唱/林錦如、許景淳
合唱/台北室內合唱團,指揮/陳雲紅
演出曲目:
蕭泰然(1938-2015)作曲
台灣頌、出外人、冥想曲、夢幻的恆春小調
鋼琴/葉綠娜 小提琴/蘇顯達
靜夜星空、爸爸的筆、阿母的頭鬘
演唱/許景淳 鋼琴/王佩瑤
鋼琴三重奏《福爾摩沙》
鋼琴/葉綠娜 小提琴/蘇顯達 大提琴/劉姝嫥
原住民鋼琴五重奏
鋼琴/葉綠娜 小提琴/蘇顯達、李盼盼 中提琴/趙怡雯 大提琴/劉姝嫥
來自福爾摩沙的天使
福爾摩沙交響曲
1947序曲(女高音/林錦如 鋼琴/王佩瑤)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