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07/23

敦克爾克大行動 (2017)

這部電影沒什麼好劇透的,因為這是改編自二戰的經典戰役,大家還沒進電影院基本上就知道電影的結局了。



當德軍包圍四十萬英法聯軍於敦克爾克的時候,基本上有正常常識的人都知道,前有德軍,後有大海,這四十萬人基本上死定了。為了拯救被包圍的四十萬大軍,英國首相邱吉爾與幕僚連夜會商,想出了徵召民間船隻跨海救援的方法。而另一方面,在海的另一邊的四十萬大軍擠滿了敦克爾克的海灘,殿後的部隊捨命抵擋德軍前進,只為了給在海灘上的友軍更多一些時間撤離,一切都是兵荒馬亂,四十萬大軍安危只在一線之間。經過一連串的行動,來自英國的大大小小船隻塞滿了敦克爾克的海灘,把英法聯軍整個統統帶回英國。而邱吉爾行動過後發表了演說,要大家繼續對抗下去。

不過Nolan的敦克爾克大撤退基本上看不到這些場景。基本上通通都沒有。說實在,這部電影跟我想的完全不一樣。四十萬大軍塞滿多佛海灘?沒有。大小船隻塞滿海面?也沒有。德軍的攻勢?最多的是空戰,還有魚雷,地面戰基本上沒有。幕僚研究如何搶救大軍?也沒有。激情,振奮人心的結尾,還是沒有。

事實上,當電影結束的時候,我的感覺其實是,"啊,就這樣沒了?"

對我來說,這部電影基本上沒有明確的主軸,講的更誇張一點,這部戲幾乎看不出男主角是哪位。整部電影比較像是戰場上的幾個小點各自發展的縮影。電影一開始就用字幕卡簡潔扼要的告訴大家,英法聯軍被包圍了。接下來的幾條線有搭乘軍艦撤退的軍隊卻被魚雷擊沉,受到徵召開著遊艇前往法國救人的老先生,與德國空軍對抗的英國空軍飛行員,還有一些其他的小片段。整個電影基本上就是這些小故事交錯在一起,直到最候才有些段落會接在一起,像一個英國空軍飛行員後來被德國空軍打下來,被老先生的兒子救了起來。由於故事敘述是交錯進行,而不是順著一個單一的時間軸前進,所以看電影的時候,會一下白天,忽然一下又跳到晚上,然後又跳回白天,造成時間上的錯亂。

當電影一開始沒多久,鏡頭就帶到了敦克爾克的海灘。說實在,我滿訝異的,因為海灘上的人好少。而且大家排隊排的好整齊,一點也不像被包圍很慌亂的樣子。當英國的大船小船到達海灘要救人的時候,螢幕上呈現的畫面,看起來實在很難讓人有振奮人心的感動,因為船好少,看起來就是救不完。

當然,我挑出來講的這些似乎都不是Nolan的重點。我感覺參加這場大撤退的所有人都是Nolan的主角。他想揭露的似乎是戰爭寫實的一面,炸彈丟下來把人炸飛,救人撤退的運輸艦逃出敦克爾克卻被魚雷擊沉,落入海中的士兵即便有救生衣,還是會因為海面上的汽油在燃燒而難逃一死。簡單的說,Nolan用直接的方式來表達戰爭的險峻,與當時狀況的恐怖,生死就在一線之隔,即便上了船也不保證逃的掉。戰場的無情就是如此。

Nolad有興趣的另一個部份似乎是戰爭中場景的細節。我印象最深的地方是英國的工兵部隊把一堆卡車開到海灘上,事實上不少都開到水裡去了,這些卡車的車頂統統接起來舖平,以作為救援船隻的臨時碼頭。這個的確是當時英軍的作法。連重要的車輛都可以拿來這樣使用,可見當時情況的危急。

所以想看那種戰場塞滿人,海上塞滿人,整個驚天動地的戰爭場景的,這大概跟這些期待很有差距。這部片沒有英雄,也沒有主角。而是導演把這個撤退挑了幾個點,很平實的描述給觀眾,用直接的方法來告訴大家當時的情形。

/////////////////////////////////////////////////
Dunkirk (2017)
上映時間: 2017 年 7 月 13 日 (倫敦)
導演: 克里斯多福·諾蘭
電影配樂作曲者: 漢斯·季默
劇本: 克里斯多福·諾蘭
攝影: 霍伊特·範·霍特瑪



歡迎加入本部落格粉絲團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