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09/19

09/17/2009 Alan Gilbert 紐愛定期音樂會首演

今晚的演出是Alan Gilbert擔任紐約愛樂音樂總監的定期音樂會首演,一出手就是馬勒第三,而且是全場背譜指揮,看的出來旺盛的企圖心。

馬勒第三號交響曲可能是音樂史上演奏時間最長的交響曲,演出陣容也是極其巨大。超大編制交響樂團,一位女低音獨唱,一個女聲合唱團跟一個男童合唱團,六個樂章,演出時間一百分鐘。不論是對指揮,樂團,獨唱,合唱團,甚至是聽眾都是一大挑戰。

上次聽Alan Gilbert是在大都會歌劇院演出Doctor Atomic,印象不錯。不過這次其實是我第一次聽Gilbert的管絃樂演出。整體來說,這場演出給我的感覺是"平穩",但是不會給我特別的興奮感。從最後演出的結果看來,用漸入佳境應該是很好的形容詞,樂團一開始有些凌亂,到了後面樂章才逐漸恢復正常。整體感覺上,他的演出有節奏感也有活力,不過我更想用下面兩句英文來形容我的感覺,因為實在找不到合適的中文: energetic but not exciting, fluent but not elegant。

第一樂章認真說起來可能是今天表現最怪異的樂章。一開始的法國號齊奏相當有精神,感覺像是個好的開始,不過沒幾個小節管絃樂團總奏的部份居然只聽的到定音鼓跟銅管,弦樂完全消失。整個平衡聽起來就很怪。接下來有不少大鼓的獨奏,也是怪異無比。沒有節奏,沒有音色,聽起來實在很奇怪。到了第一主題出現的時候,終於開始慢慢恢復正常。不過接著又出現奇怪的問題。這個第一樂章有許多獨奏樂器對唱的部份,例如小提琴跟法國號,小提琴跟木管的首席對唱。不過不知道為什麼,總是感覺獨奏沒有合在一起,之後就變成各唱各的調。正常情況下紐約愛樂是不應該出現這種問題的,是我坐的位置太差所以讓我可以聽出時間差嗎?不過第一樂章合奏的部份倒是相當不錯,尤其到了後面三分之一的部份的時候,之前的問題大多都解決了。第一樂章感覺是想要溫和而不急不徐的歌唱,而不是走向熱血沸騰式的詮釋。法國號,小號,長號三大首席在第一樂章都有十足的表現。

第三樂章一開始的木管吹的很好,不過氣質稍微差了些,不是很優雅的布穀鳥。整個樂章最厲害的地方在小號首席到舞台後方吹的兩大段獨奏,音色優美,就像是牧人在山上歌唱,這才是真正大自然的感覺。

表現最好的應該是最後的第六樂章。整個樂章處理的相當優美也具有張力,有逐漸昇華的感覺。不過一切都是在銅管合奏進來以前。銅管一進來,整個感覺就變了。不是說紐約愛樂的銅管不好。只是他們太強太猛,一出場就直接把另外半個樂團直接壓過去,聽起來就會變的很奇怪。

整體來說,最奇怪的部份就是銅管跟打擊。紐愛的銅管的確是威力驚人,又強又猛。像法國號首席可以直接一個人蓋掉整個樂團。這麼強力的銅管沒有好好調整,整個音樂聽起來就會很怪。至於打擊,雖然看起來比較單純,不過像今天第一樂章那種超級單調的大鼓,也實在是少見。希望這只是一場演出的意外,而不是變成固定的問題。如果真是如此,那紐約愛樂這五年大概不會有好日子了。

演出結束之後,全場幾乎都起立鼓掌,不過我並不覺得是因為演出的關係,反倒可能是因為大家坐太久,需要起來伸伸腿。全場的掌聲也不是特別熱烈,感覺給各部首席的掌聲倒是比較大。觀眾給我的反應像是"lukewarm",也就是禮貌性的掌聲比較多。

今天的票房大概賣了九成,不過在紐約愛樂的網站上可以清楚看到,前三套的定期音樂會全部都有開賣學生票,這表示票房並沒有特別搶手。看來Gilbert吸引票房的功力似乎還不太夠。

從今天的演出看來,Gilbert要跟紐約愛樂水乳交融,身劍合一,看來還有很長的一段路要走。

///////////////////
後記:後來紐約時報也登出了這場音樂會的樂評,得到了TOMMASINI很好的評價。看來我聽到的聲音很有可能跟我的座位有關,二樓正面最角落。看來我的耳朵還有很多要學的。

後記part 2 (2010/03/20): 後來有機會又重聽了這場的現場錄音,我聽到的那些意外效果通通沒有出現,所以我想可能問題是出在我的座位的問題,不在指揮身上,所以要把credit還給Gilbert。
///////////////////

Thursday, September 27, 2009
7:30PM

Mahler: Symphony No. 3

Alan Gilbert, Conductor
Petra Lang, Mezzo-Soprano
Women of the Westminster Symphonic Choir, Joe Miller, director
The American Boychoir, Fernando Malvar-Ruiz, director

New York Times 2009/09/19: Exploring Labyrinthine Passages
http://www.nytimes.com/2009/09/19/arts/music/19mahler.html

歡迎加入本部落格粉絲團

2 則留言:

fansiren 提到...

哈哈!陳君,讀完此篇才見您的“音評刻薄”。一笑!

不過,我沒聼這場音樂會,所以不予置評。另,想知道您主修音樂嗎?否則如何能夠寫出一篇如此專業的音樂評論?“評論”本就是主觀意識行之,所以無所謂是非,何況我未本人親臨現場;即便親臨現場,我也僅僅是個愛樂者,實在夠不着“樂評”的邊兒。

感謝分享音樂感受。我 - 只能說聼過Alan Gilbert與柏林愛樂的合作 - 竟然毫無印象?!如此,可是呼應了陳君此文?

John Chin-Hao Chen 提到...

我對這場音樂會有很多意見,因為在這場演出之前,我已經接近三個月沒聽音樂會了... 而且當天的座位聽起來實在是讓我頭皮發麻,所以聽完以後說是一肚子氣也不為過,儘管我只花十四塊美金買了學生票...

不過後來想想,座位的確很容易影響到聽到的聲音,如果真的演成這樣,我想紐約愛樂的團員應該會第一個把他轟下去吧,所以這也讓我學了一課,也是我後來又補了後記的原因。

在紐約聽音樂會有個好處,就是幾乎每個重要演出結束後都會有樂評,所以我在寫完自己的感想之後,後面都會附上紐約時報的樂評用來相互比較,看看我聽到的跟他們專業人士聽到的有什麼差別。這也是學習的一個方法。

我想您應該聽過柏林愛樂不少演出,會對Gilbert沒有印象,多少也是證明了他的知名度的確是偏低,而且他排出的曲目也相對冷門,自然就更不容易記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