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國作曲家古諾(Charles Gounod)的歌劇浮士德,是法國歌劇中最知名的一部,不過我從來沒看過,也沒有買過這部歌劇的錄音。今年大都會歌劇院用超級豪華的陣容推出了新製作,我想這是我去試試這部新歌劇的時候了。
歌德的長篇劇作"浮士德"一直是作曲家歌劇創作的題材。法國作曲家古諾也用浮士德的第一部來創作歌劇。我沒看過歌德的原作,不過我想古諾蔗板應該跟歌德的原作差很多,因為整部劇的劇情實在不太嚴肅,甚至有些搞笑。這部歌劇完成的時候(1859),歌德(1749-1832)已經作古超過二十年。我不知道如果歌得看到自己的作品被改成這種劇情,不知道會不會當場昏過去。不過這部劇有著相當漂亮的音樂,如果把這部歌劇當成是對歌德浮士德的自由創作,不要去想跟歌德的關係,那這部歌劇的確是相當有趣。
當1883年大都會歌劇院舉行第一場演出的時候,所排出的劇碼便是這部浮士德(不過是用德文唱的)。因此這部歌劇在大都會的演出歷史中,一直是最受歡迎的歌劇之一,至今已經演出超過七百場。這次大都會重新推出新製作,由目前當紅的德國男高音Jonas Kaufmann演出Faust,俄國女高音Marina Poplavskayau演唱Marguerite,德國男低音René Pape演出魔鬼Méphistophélès。這個組合可能是今年大都會中可以排出的最豪華陣容之一。三個人不但唱的好,同時扮相也漂亮,是相當優秀的選角。
這次的新製作,場景設定在二次世界大戰時創造原子彈的科學家。老實講,這個角色設定,讓我直接聯想到歐本海默(Robert Oppenheimer,同時也是John Adams的歌劇Doctor Atomic的主角,同時也是相當具有浮士德色彩的角色)。不過導演在這邊指是借用情境,後面只有一小段跟原子彈有關,是第四幕中的一段合唱中,合唱團帶上墨鏡,看著原子彈的試爆。除此之外,這部歌劇的設計並沒有跟原子彈有直接關聯。不過把浮士德設定成研究原子彈的科學家倒是個很合理的設計,畢竟在二次世界大戰,原子彈就是當時物理的最高峰。
整部歌劇的場景設計相當簡潔明快,中間也幾乎沒有佈景,可以讓人把注意力集中在歌手上。三大主角中,Kaufmann扮相英俊,聲音強壯有力,他也針對了浮士德的年紀下了功夫。在第一幕裡面他的聲音聽起來就像老年的浮士德,接著便變成年輕有力的聲音。Poplavskayau前兩季在大都會代打了好幾部重要歌劇,這次終於等到是專門幫她訂做的角色。他的Marguerite聽起來相當年輕,充滿著少女的嬌羞,到了後面被浮士德始亂終棄後,更多了深沈的感覺。最意外的部份大概是Pape的Méphistophélès。這幾乎是男低音最著名的角色之一。他的Méphistophélès聽起來再邪氣之中帶有些搞笑,不全然是恐怖的魔鬼,倒像是充滿自信,暫時陪你玩玩的感覺。果然是壞人@@。不過導演設計的時候,刻意讓魔鬼跟浮士德兩個角色穿著一模一樣的服裝,似乎表示魔鬼跟浮士德一體兩面的關係。
至於指揮則是目前當紅的年經指揮Yannick Nézet-Séguin。演出果然充滿青春活力。他在大都會已經連續三年指揮了三部歌劇的新製作(Carmen (2009), Don Carlos (2010) Faust (2011),看來大都會似乎想跟他建立起長期的合作關係。
New York Times 2011/12/01: This Faust Builds Atom Bombs (He Still Sings)
http://www.nytimes.com/2011/12/01/arts/music/a-review-of-the-metropolitan-operas-faust.html?_r=1&scp=2&sq=N%C3%A9zet-S%C3%A9guin&st=cse
Cast
Conductor: Yannick Nézet-Séguin
Marguerite: Marina Poplavskaya
Siébel: Michele Losier
Faust: Jonas Kaufmann
Valentin: Russell Braun
Méphistophélès: René Pape
The Production Team
Production: Des McAnuff
Set Designer: Robert Brill
Costume Designer: Paul Tazewell
Lighting Designer: Peter Mumford
Choreographer: Kelly Devine
Video Designer: Sean Nieuwenhuis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