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勒在二十世紀初期對維也納的許多作曲家有這重要的影響,當然其中之一就是貝爾格。這基本上就是星期六晚上的音樂會的主題,也就是馬勒對當時維也納作曲家的影響。
演出由音樂會的音樂總監Leon Boenstein指揮American Symphony Orchestra演出。由於都是浪漫派後期的曲目,所以每個樂曲都是超大編制的管弦樂團,把整個舞台塞的滿滿滿。這個音樂廳在星期五的時候演出室內樂跟鋼琴獨奏有著很好的效果,但是到了演出這種大規模的樂曲時,整個音效就變成模糊不清,甚至音量還會太大聲,聽起來不是很舒服。
演出由馬勒第十的慢板開始。這當然是馬勒的最後一首作品,不過接近完成的只有第一樂章。當然現在演出的只能說是他當時所留下來的手稿,如果在給馬勒兩年,等到全曲完稿的時候,說不定這個樂章會被馬勒改頭換面也不一定。ASO的演出其實頗為直接,所以沒有很多馬勒浪漫激情的感覺。
接下來的貝爾格三首管弦樂作品可以感覺到貝爾格把十二音列跟馬勒做了融合,不過整個演出被音樂聽得音效弄的模糊不清,實在是聽不出特別的效果。
下半場則是貝爾格與另外兩位後浪漫的作曲家的作品。Korngold的作品是他相當17歲的時候所寫得,這時正式他創作力最強的時候。原本看到曲目標題,決的應該會有兩段,序曲及狂歡節,所以當序曲相對平淡的時候,我還是在期待著熱鬧的狂歡節。結果我聽到的是相對熱鬧,但是離狂歡大概還隔很遠,跟我想像的完全不一樣。
貝爾格的五首愛丁堡歌曲,聽起來一就有平衡的問題,不過女高音的獨唱的確是情感豐富。
Pfitzner是個近乎被遺忘的作曲家,當然跟他所在的時代有關。在二十世紀初的時候堅守著後浪漫的作曲方法,除非特別突出,像理查史特勞斯一樣,否則便會被遺忘在歷史的遺跡裡。這次演出的兩段音樂,分別是黃昏跟夜晚,的確是相當寧靜的音樂,寧靜到我會想要打瞌睡...
最後的曲目是貝爾格最後的作品小提琴協奏曲,由日本小提琴家諏訪內晶子擔任獨奏。她的琴音相當美麗,同時情感豐富。只是他演奏到一半的時候,居然有時候會邊演奏邊旋轉,從面對指揮變成轉向面對樂團的第一小提琴,幾乎是背對指揮。這實在是很罕見,不知道他是不是對樂團演出不太滿意,要直接轉身過去給樂團壓力?不論是什麼緣故,他的演出是晚上最好的,同時也得到了最大的掌聲。
Gustav Mahler (1860–1911)
Adagio, from Symphony No. 10 (1910)
Alban Berg (1885–1935)
Three Pieces for Orchestra, Op. 6 (1914–15)
INTERMISSION
Erich Wolfgang Korngold (1897–1957)
Prelude and Carnival Music, from Violanta, Op. 8 (1914)
Alban Berg (1885–1935)
Fünf Orchesterlieder nach Ansichtskartentexten von Peter Altenberg, Op. 4 (1912)
Hans Pfitzner (1869–1949)
“Abend” and “Nacht,” from Von deutscher Seele, Op. 28 (1921)
Alban Berg (1885–1935)
Violin Concerto (1935)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