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大都會歌劇院看了八年接近一百場的歌劇,不過從來沒有看過弄臣。這次終於在這個星期六看了這部歌劇。不過與其說是為了弄臣而買票,不如說是因為他們這次所推出的新製作而去的。
歌劇之所以有趣,不單單是因為音樂的緣故。每個劇院都會推出不同的製作,用不同的手法來演譯每部歌劇,有的傳統,有的現代,有的精簡,有的華麗,所以不同的製作的確會給歌劇帶來不同的生命。這次大都會推出新製作的弄臣,場景從十六世紀的Mantua一搬而到了六零年代的拉斯維加斯。風流倜儻的公爵變成了萬人迷的黑手黨老大,宮殿變成了紙醉金迷的賭場,整個場景現代感十足。不過儘管時空背景與原劇本相去甚遠,但是卻一點也沒有不協調的感覺,甚至相當具有說服力。
弄臣這部歌劇的劇情並不複雜,老弄臣四處幫著主子誘拐良家婦女,最後當主子把目標轉向自己的女兒的時候,決定要掉頭過來對付主子,只是想不到最後沒有幹掉主子,卻把自己女兒幹掉了,這部戲幾乎聚集了權力,慾望,金錢,暴力,用來與六零年代的罪惡城市拉斯維加斯相對照,根本就是相互對應,所以對著新場景聽著舊劇情是一點違和感也沒有。
公爵在這邊的設定是賭場老闆兼萬人迷,所以一開始的詠嘆調便是以Frank Sinatra的造型登場,頗有頁總會的華麗歌舞秀風格。而最後面Gilda被刺客刺殺後,不是丟到馬車,而是丟到汽車後車廂,這個看起來就很有黑手黨的色彩。事實上這個製作的確參考了六零年代的黑手黨,所以喜歡看黑手黨電影的,在這裡面都會找到許多相對應的影子。
音樂方面當然沒話說,弄臣,公爵跟Gilda都唱的很好,尤其是弄臣跟公爵,都是一時之選。
不過劇情就真的只能說是見仁見智。從一開始到第三幕基本上都算合理,不過到最後面Gilda為了保護情郎,居然願意自己去被刺殺?這在廿一世紀近乎是完全政治不正確,而且完全不合理的安排... 不過這畢竟是歌劇,戲劇張力跟音樂比較重要,劇情合理不合理就放一邊去,認真就輸了。
New York Times 2013/01/30: Bringing the Sinatra Style Out in ‘Rigoletto’
http://www.nytimes.com/2013/01/30/arts/music/an-unsteady-rigoletto-rat-pack.html
2 則留言:
Gilda就是好傻好天真呀 XD
不過弄臣當年要發表的時候因為設定太敏感,連Verdi這種超有guts的都不得不把背景改掉。所以說故事背景在這齣劇中應該是比較普遍性的。
在芝加哥看的弄臣背景設定是古代。
歌劇有趣的地方就是每個地方的製作都不一樣,所以永遠看不膩啊 :D
所以我對音樂劇的興趣大概就僅只於看一次,因為全世界演出的製作都一樣...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