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交響樂團的核心曲目基本上都是德奧為主。法國作曲家當然也有不少是樂團的標準曲目,但是這次NSO的法國主題音樂會,演出的就不是太常見的法國曲目。
音樂會以法國現代作曲家Henri Dutilleux的metaboles "變形"開場。這首metaboles是Dutilleux最常被演出的管弦樂曲,但是Dutilleux的管弦樂曲在台灣極少被演出,我甚至懷疑這會不會是台灣樂團首次演出這個曲子。這個曲子用上了一個大型樂團。名為變形,不過某種程度可以想像是六零年代的管弦樂團協奏曲,需要管弦樂團的各個獨奏聲部能夠各自擔綱大任。以現代音樂來說,這是相對悅耳的曲子。指揮Rophe對這首曲子感覺相當熟悉,但是NSO起來對這首曲子就沒有那麼熟悉,聽起來就有些機械化機械化.
同樣是超大編制的樂團,而且還加上了一個大編制的合唱團,在下半場拉威爾的達夫尼與克蘿伊中,NSO的表現就好上許多。或許是NSO演出過許多拉威爾的作品,也可能是指揮對這首作品極為熟悉,NSO在這首曲子的演出相當震撼,強而有力而又相當精緻。這首達夫尼與克蘿伊原本是芭蕾舞劇,這次NSO的演出把這首舞劇直接看成一首交響詩似乎也不為過。比較有趣的部份是合唱團在這首曲子中,演唱的部份完全沒有歌詞,幾乎變成了樂團的一部分。雖然出現的次數不多,不過都有畫龍點睛的感覺。
上半場的Nielson長笛協奏曲,看起來是唯一不是由法國作曲家所寫成的曲子,不過這首協奏曲是在巴黎首演,所以也可以勉強歸到法國曲目中。擔任獨奏的Sharon Bezaly跟台灣頗有淵源,曾跟台北市立國樂團一起合作灌錄了一張CD。這次跟NSO的合作,她展現了相當優秀的技巧,Nielson的協奏曲聽起來相當自然順暢,完全不會讓人感覺到這是首艱難的協奏曲。獨奏的音量似乎還是不太能跟已經縮小編制的樂團相抗衡,不過大多數時候基本上都沒有太多音量的問題。在協奏曲之後,Bezaly又加演了一首安可曲。這首安可曲就有如長笛的特技表演。最有趣的技巧是Bezaly不但一邊吹長笛,似乎嘴巴還可以同時唱出旋律。這種特別的技巧,對我來說還是第一次見到。
對今天這場音樂會來說,最重要的功臣當然是指揮Rophe。他對Dutilleux跟Ravel這兩首超大編制的管弦樂曲似乎都是爛熟於心,所以都可以把很少演出這些曲目的NSO很快的帶出相當好的演出成果。從他的簡介看來,他似乎有不少的罕見曲目演出經驗,或許NSO可以找他長期合作,讓他常常帶來一些少見又好聽的法國曲目。
////////////////////////////////////////////////////////////////////
2017-05-13 星期六 19:30 國家音樂廳
指揮:帕斯卡.羅非 PASCAL ROPHE
長笛:雪倫.貝札里 SHARON BEZALY
台北愛樂合唱團 TAIPEI PHILHARMONIC CHOIR
合唱指導/古育仲
都堤岳:《變形》
尼爾森:長笛協奏曲
拉威爾:《達夫尼與克蘿伊》
Henri Dutilleux: Metaboles
Carl Nielsen: Flute Concerto
Maurice Ravel: Daphnis et Chloe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