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11/01

04/19/2008: Met Opera: Satyagraha

其實這篇是我三年前寫的,是大都會歌劇院第一次演出Philip Glass的歌劇Satyagraha。這篇剛好在這個blog開張前四個月寫出來,所以直到今天才被我挖出來,重新貼上來。下面就是我當時的文章。


在看下面的文章之前,我好奇看到標題大家第一眼的想法:

1. 這是什麼字?
2. 這字怎麼唸
3. 這是PHILIP GLASS的歌劇
4. 這是甘地的不合作主義

我自己是2和3。我認得這個字不過不知道意思也不會唸。我知道是PHILIP GLASS的歌劇
,不過不知道這跟甘地的不合作主義有關。

SATYAGRAHA是PHILIP GLASS 1979年寫完,1980年於荷蘭鹿特丹首演的歌劇。
今年四月首次在紐約大都會歌劇院登台。大部份大都會歌劇院的歌劇都會在
每個座位前面打字幕,但是這部歌劇在作曲家及導演的要求下,並沒有提供字幕。
他們的理由是劇情摘要會在適當的時機出現在舞台設計上,
所以不需要特別打字幕。當然,沒有字幕的另外一個好處是觀眾可以專心注意
舞台跟音樂,不必分神照顧劇情進度。

等到開演的時候,我終於知道,這部劇的確是不需要字幕。這部歌劇是用梵文寫成的,
所以基本上根本不用在乎聽眾有沒有可能聽的懂。而這部歌劇大概從第一個音就可以
很清楚的看到GLASS的特性,那就是極簡樂派(minimalism)的特徵:一個短小精幹的
主題反覆到沒完沒了,但是仔細分辨會發現多多少少有些不同。
所以這部歌劇基本上每一景只有一個旋律,大概過了一兩分鐘就會背了,
所以可以注意舞台。

這個劇看現場的感覺,我覺得跟看附電影配樂的默片沒什麼差別,因為不知道對白,
音樂又幾乎不變,只能靠歌手的動作猜劇情。事實上從劇情大綱可以知道
每一幕每一景的劇情其實都是一大段故事。有看過劇情,基本上多多少少可以從動作
知道演到哪裡了,不過有時候當然也會整個搞不清楚。而導演說的"打在舞台上的字幕"
我的感覺像是劇情的濃縮摘要,如果根據GLASS自己的說法,則是"舞台動作的注解"。

SATYAGRAHA的舞台基本上是簡單風格的,沒有很多多餘的擺飾。比較特別的地方是用了
大量的投影效果,把劇情關鍵字打在合唱團手上所拿的紙張。紙,尤其是報紙,
在這個製作中佔了很重要的地位,因為報紙象徵著甘地在南非所辦的INDIAN OPINION,
然後導演又用紙張做出了好幾個兩三人高的超級大PUPPET,用來象徵迫害者的英國人。

而歌劇的三募分別為"托爾斯泰"、"泰戈爾"及"金恩博士",分別代表著SATYAGRAHA的
過去、現在與未來。在這個製作中,這三位都是由不出聲的演員擔任,
類似旁觀者的角色。

回到音樂的部份。整部歌劇基本上就是不斷的重複,但是實際在現場聽,
整個音樂的張力就在一次一次的重複中慢慢加深,或許由改變樂團配器,
或許逐次增加演唱者,或許改變節奏,事實上並不無聊。更重要的,寫的真的很好聽。
我在中場休息的時候跑去前面看樂團小提琴的分譜,譜上有寫音符的沒幾個小節,
然後就是不斷的反覆。這種音樂看起來很好演奏,但是我並不覺得如此。
最簡單的原因就是樂團很難數拍子,一個幌神就不知道演到哪裡去了。
這時候指揮就要很認真的告訴每個樂器幾時要進來,免得跟漏了。
當然,我想歌手大概也差不多。這時我就會想到,如果聽CD的話,
大概真的就會進入冥想狀態吧。不過我想這部戲的音樂可以用節目單上的一句話來形容
很現代的作曲手法,但是絕對是相當可親的音樂。

New York Times 04/14/2004: Fanciful Visions on the Mahatma’s Road to Truth and Simplicity
http://www.nytimes.com/2008/04/14/arts/music/14saty.html?scp=3&sq=satyagraha&st=cse

歡迎加入本部落格粉絲團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