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12/05

12/04/2009 New York Philharmonic: Salonen conducts Bartok, Ravel & Debussy's La Mer

Salonen這幾年頻頻回到紐約愛樂來指揮。這次利用在大都會歌劇院指揮楊納傑克歌劇"死屋手記"的空檔,再次回到紐約愛樂演出三首20世紀的經典作品。

Salonen在洛杉磯愛樂就以指揮20世紀作品聞名,所以這次排出的Bartok,Ravel跟Debussy果然不負眾望,四場演出再開演前一刻居然近乎全部賣完,四場剩不到40張票,連買學生票的機會都沒有。可見紐約的愛樂者還是知道什麼是好東西。

星期五的演出是在上午11:00舉行。當然,這個時間大家幾乎都在上班,能來的幾乎都是老先生老太太。這場音樂會也是我聽過最慘烈的音樂會之一,台下的熱鬧程度不輸給台上。現在大概是冬天到了,咳嗽的頻率多到不可思議,幾乎每15秒就有一次咳嗽,而且是毫不掩飾的咳。樂章之間就更不用講了,根本是以fff的音量咳嗽齊奏。在演出下半場的協奏曲的時候,第一樂章結束時,還有人是咳在樂團結束後一拍的,我實在很想跟那位先生說,你要不要乾脆咳在拍點上算了。

不但咳嗽,還有掉節目單的,掉包包的,演出一半走進來找座位的,演出一半聽不下去走出去的,真是要什麼有什麼。

上半場由Bartok的"給鋼琴鋼片琴打擊及弦樂的音樂"開場。這首曲子是我最喜歡的曲目之一,不過我之前也只聽過一次現場而已。這首曲子有趣的地方就在於弦樂分成兩個樂團相互對抗,再加上中間的鍵盤及打擊樂器,三者相互對話(對抗?)。第一樂章跟第三樂章都是慢板,Salonen的作法是冷靜的慢慢推展音樂,讓每個聲部都可以發揮出來,慢慢走向後面的高潮。而快板的二跟四樂章則是用生動的節奏來取勝。Salonen的指揮看起來相當舒服,甚至可以用優雅來形容。所有的動作都是這麼流暢。而紐約愛樂則是展現相當高的技術水準,尤其是弦樂團的合奏,實在是精準。這正是這個曲目所需要的。如果沒有那些台下的咳嗽伴奏,這個上半場將會非常非常成功。感覺演出完畢之後,Salonen大概不是很高興,因為近乎是被咳嗽聲鬧場到底,草草謝幕兩次就結束了上半場。

下半場的第一首是Ravel的鋼琴協奏曲。這當然也是20世紀的經典曲目。獨奏家是我沒有聽過的法國鋼琴家David Fray。簡歷看起來洋洋灑灑,更重要的,這是他在紐約愛樂的協奏曲首演。我的感覺是他的技巧應該不錯,至少我大部分的音都聽的清清楚楚,節奏也好,只是沒什麼音色變化,至少我完全聽不出來。所以我大概也很難留下什麼印象。而紐約愛樂在這首曲子的表現似乎比較接近公事公辦,甚至法國號還有罕見的難聽音色(不是錯音,而是吹的難聽),有些出乎意料之外。整體來說,Salonen還是相當照顧獨奏,不時回頭看看獨奏,確保節奏還在一起。

音樂會以Debussy的"海"作為收場。Salonen給出了今天最好的演出。德布西把海定位成交響素描,而Salonen就是讓你在音樂廳裡面"看見"海的功臣。整個演出生動靈活,一切都在他的完美控制之下,海浪的平穩寧靜到波濤洶湧,全部活生生的在耳邊出現。紐約愛樂在這邊也給出了最高水準的演出,聲音華麗飽滿。光是這首的演出就值得整場音樂會了。

後記: 簡單查了一下David Fray的資料。他有個有名的丈人: Riccardo Muti...

New York Times: 12/04/2009, Without Undue Fuss, Bartok, Ravel and Debussy
http://www.nytimes.com/2009/12/05/arts/music/05salonen.html?ref=music

Bartók Music for Strings, Percussion and Celesta
Ravel Piano Concerto in G
Debussy La Mer

Esa-Pekka Salonen Conductor
David Fray Piano



歡迎加入本部落格粉絲團

2 則留言:

林明儀 (Ming Lin) 提到...

上次去紐約,剛好遇見林肯中心在整修
沒能進去,真的超可惜,只能在外面看看板

不過音樂劇倒是看了兩場
還因為坐在第一排,所以舞台下的樂團看的一清二楚啊^_^

John Chin-Hao Chen 提到...

不過我記得你那時到紐約的時候,似乎也樂季還沒開始.. 下次有機會再來美國的話,記得挑十月到六月的時候來。

春秋最好,夏天觀光客太多了

音樂劇倒是不錯,雖然我五年也只看過四場而已(其中三場還是陪客)...